第四百一十八章:同意去京城!(第3页)

 “我们过来是想和你聊聊那批牛羊的事儿!”冯凯道。

 “牛羊咋了,算算时间应该还不能出栏吧?”

 冯凯点了点头说道:“小牛犊确实还不行,但是那批羊羔子长的差不多了,估摸着再有两三个月就行了!”

 “还有好几个月呢,就先养着吧!”李毅道。

 “不是这个,我们是想和你小子商量一下,等这批牛羊长大之后,能不能不要都处理掉,咱留一批“母子”进行繁殖!”冯凯道。

 “可以啊,不过这样一来村里就的调整一下种植结构!”李毅道。

 “为啥呀?”张同福有些不解的问道。

 “大规模发展养殖业,最重要的便是饲料问题,尤其是牛羊,不但需要草,还得要有足够的料,单靠小麦、莜麦的秸秆儿肯定是不够的!”李毅道。

 “那要咋调整?”

 “多种玉米和甜菜,玉米高产不说,秸秆高大有分量,非常适合喂牛喂羊。”

 接着李毅继续说道:“而甜菜的产量同样惊人,绿叶子可以当草,甜菜疙瘩则是可以当料使用。”

 “行,我们回去合计合计!”冯凯道。

 “好!”

 这时冯凯再次说道:“还有一件事儿是关于你和东子、强子、冯知青他们的,也得和你聊聊!”

 “冯叔,您是不是想说他们人头粮的事儿?”

 “对,他们几个的粮食关系还在村里,按照规定,不管他们是不是参加劳动,秋收的时候村里都得给他们分人头粮!”

 而后冯凯继续说道:“去年的话,他们人好歹还在村里,社员们也没啥意见。但今年他们人都跟着你去了京城,要是在给他们分人头粮的话,难免会有人闹意见了!”

 “那就不要分了!”李毅道。

 说实话,就村里每年分的那些钱粮,不管是李毅还是东子等人,都有些看不上。

 倒不是他们飘了,而是村里分的钱粮着实有些可怜。

 就拿前两年来说,村里给每个人分的人头粮也就可怜的两百七十多斤。

 钱的话就更少了,每人不到五十块钱。

 就这么点钱粮,给不给都无所谓。

 “你没意见就行,我们回头会在村里发个通知,省的村里人闹意见!”冯凯道。

 “行!”

 就在李毅认为他们没事儿了的时候,张同福再次开口了!

 ps:“母子”——本地人对母羊的称呼,公羊叫“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