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雍州,武功县

次日,周五,早朝!

 八点刚至。

 现在上朝时间比以前推迟了半个时辰,李世民从心底认同了苏尘所说:

 ‘没睡好觉,哪有精神操心国家大事!’

 尤其是现在冬季,大臣口鼻中呼出的白雾清晰可见,有些上了年纪的老臣七点赶到皇宫,实属不易。

 “启奏陛下,江南、河北两道上报红薯贞观豆收获,足亩产量皆有六十石以上。”

 户部尚书刘政会手持一张纸,起身上前向李世民禀奏。

 笏板已彻底退出于朝堂,笏板根据官员的等级不同,做工材质也不同。

 有玉质、象牙、竹板和木板。

 笏板的消失,对于一部分大臣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笏板不仅用来记录一些事项,在某些人手中还可以是打人的武器。

 “好!有此高产红薯和贞观豆,朕相信大唐将彻底摆脱粮荒!”

 李世民听得刘政会汇报,龙颜大悦。

 “臣等恭贺陛下!大唐万年!”

 群臣立即高呼!

 玉米和花生还没有走出长安,只有庄园以及长乐大道沿途的几个村庄,少数百姓有种植。

 “刘爱卿,火炕推广一事进展如何?”

 李世民想起现在睡的暖炕,每日起床后懒洋洋的,打心眼里不想从炕上爬起。

 所以早朝推迟了半个时辰。

 “回陛下,臣会同工部所属在长安各县,均有建造火炕十余户百姓。火炕建造对工匠技艺要求不高,臣料想百姓自会相继仿造。”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感觉刘政会这做法没什么不好,而且还省事。

 “嗯,如此甚好!”

 随后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吏部!通令受寒严重北方州县官员,在各自辖区内尽快推广火炕。并将此事做为官员考核之一,明年安排御史台下州县查访。”

 “臣,遵旨!”长孙无忌恭敬领命。

 李世民扫视众臣,“诸位爱卿,可有事要奏?”

 难得今日皇帝心情好,若是以往只需老王吆喝一嗓子: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哪用得上皇帝亲自出言询问。

 “退朝!”李世民起身径直向太极殿外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起身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