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页)

 那时不懂选什么,薛诗与手快给她提交了这一门,事后道歉,请她吃了火锅。她倒无所谓,主要其他也不是很感兴趣。

 薛诗与选这门因为男生多,确实,男女比例约莫九比一。

 丁珂以为她划水就好,谁知她是课上唯一一个总是卡在理论、实践连基操都失误的人。

 严格按图纸操作,常驻失败席位。

 老师的鼓励渐渐不是滋味,同学表面安慰、扭头就轻蔑地哼气,一来二往,激发她的斗志。不就是一个小臂大小的火箭筒点火,发射,喷气,飞上天,开伞,最终降落回到手里?

 两个月过去了。

 她承认,造火箭是要仰仗天分的。

 薛诗与开始跟她一组,后面说毫无体验,撇了她。基数成员,撇她一个自然只能自己作为一组了。

 插班生李暮近也选了这门,今天是他第一天上课,照什么算,老师都会把他们安排在一起,她为阻止这点,刻意迟到。

 他入学到现在七八天,两人之间交集为零,她又不仇富,也没有审美障碍,自然不讨厌他,只是别人都喜欢,那她就要懂事。

 慢慢吞吞来上课,李暮近旷课了。

 她心里舒口气,回到位置,还是乱七八糟一大堆,跟上节课结束时没区别。

 耐心钻研一阵,李暮近又来了。

 到这时她已能接受所有情况发生,但李暮近没选择组队,他不愿意,冷着一张脸到操作台,硬是不用图纸就完成了大半组装。

 老师和几个好学的学生都凑过去。

 薛诗与来到丁珂跟前,凑到耳边说小话儿:“真牛逼啊,他这是家里培养的还是有天分啊?”

 “跟数学物理有关的,靠培养是不成的吧。”丁珂说这话时很泄气,在此之前她相信努力能抵达天分到达的高度,现犹豫了。

 薛诗与有点认同:“不过也不用纠结,他不说话,估计是嘴皮子和社交敏感度不太行,人嘛,肯定会占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