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都是好孩子(第2页)

太后意味深长:“你还真是恨皇后啊。”

如懿扯了扯嘴角,要笑不笑:“太后娘娘误会了,嫔妾只是希望,皇上不要再为难罢了。”

她是如此的巧言令色,跟在皇帝面前百口莫辩的时候完全不同。

不要说隔壁的弘历被她惊了惊,就是太后,也对她刮目相看:“哀家以为,皇帝待你好,你会一心向着皇帝。”

如懿神色骄傲:“皇上待嫔妾如何都不要紧,最要紧的是,皇上应该事母至孝,那么,嫔妾就一定能忍受所有委屈,成全皇上的贤名。”

太后想起当年皇帝刚登基时,她跟弘历为了乌拉那拉宜修,相互别劲儿,当时,就是如懿来给自已出主意,也是她劝了皇帝。

她忽然笑起来:“当年,皇帝为了让你有个依靠,硬是不让哀家住慈宁宫,一直拖着哀家去跟太妃们一起住,连被毒害的仇恨都不计较,也要让乌拉那拉氏当圣母皇太后,压哀家一头。

谁能想到呢?你自已偷偷跑出来找到哀家,替哀家送去毒酒,送了乌拉那拉氏一把,又转头去劝皇上尽孝。”

她哈哈笑,笑完了,抬手点了点她:“你这样来回折腾一番,好像为了皇帝受了很多的委屈,皇帝心里心疼你,但,皇帝为了你坚持,你却处处跟哀家合作,何尝不是背刺了他一刀呢?”

毕竟,当时她和弘历因为宜修起了间隙之后,两人的争斗就飞快变味,已经不再是母子斗嘴,而是朝堂上的权柄争抢。

弘历想要拖到她服软,那时候若她当真服软,皇帝便如同脱缰野马,日后再难受到她的牵制。

偏偏,如懿背后捅了他一刀。

而他,恐怕是感激了许多年吧?

太后看着如懿:“你今天的这个人情,哀家记下了,你回去吧。”

如懿露出笑容:“那嫔妾就告退了。”

太后似笑非笑地夸她:“你还真是一副全然为了皇帝的样子,竟不跟哀家开口要好处,其实若你张口,哀家,或许能将你的位分提升回来。”

如懿人淡如菊,并不在意权势:“嫔妾只是想为皇上分忧,根本就不在乎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