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蒸汽革命(第2页)

 为了对橡胶与蒸汽机保密,朱由校不仅让蒸汽机小组全部转移到西山工坊区,而且制作出来的蒸汽机也只是给西山火器工厂使用,用来加快后膛线膛枪的制作速度,争取在隆武五年前让禁军所有将士都能使用上后膛线膛枪。

 至于蒸汽机小组,朱由校并不会因为他们造出来了能投入工业使用的蒸汽机就给解散了,而是让他们继续研究能搭配火器工厂、织布机与纺纱机、矿山开矿与抽水、炼钢厂转炉等设备的动力问题。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单独成立了蒸汽机车与蒸汽轮船的研究小组,有了这两个交通工具,大明交通的速度将能得到质的飞跃,而且还能与泰西诸国迅速拉开差距。

 此时的泰西诸国,貌似还在因信仰问题,正在进行持续三十年的宗教战争,等他们打完,大明说不定已经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说不定。

 至于蒸汽机车的研究场所,朱由校依然选择留在了西山工坊区内,虽然需要从滦州运来大量的钢铁,但为了保密,朱由校宁可舍近求远。

 虽然蒸汽机车的研究放在了西山工坊区内,但科技含量不高的铁轨与碎石块,朱由校放在了滦州钢铁厂附近,至于枕木的制作,则是放在了大沽口附近,从辽东等地海运过来的树木在大沽口卸船后,可直接加工为枕木。

 对于铁轨的宽度,朱由校根据前世的大概记忆,再根据大明现在的尺寸标准,定为了四尺五寸的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一千四百九十八点五毫米。

 铁轨与枕木在西山工坊区的实验室内确定好标准尺寸后,便开始了制作,而不是等到蒸汽机车制作出来后再去生产铁轨与枕木。

 当然,为了加快碎石块的制作速度与运输效率,朱由校还让朱常浩负责的大明交通商行在卢沟河的西侧,也就是良乡的附近山区雇人制作符合标准的碎石块。

 没错,以后大明的铁路建设与运营之事就交给大明交通商行了,随着大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愿意送自家孩子入宫当宦官的家庭只会越来越少,而且朱由校也想着在哪天时机成熟后,就彻底停了阉宦的历史,服务内廷随从换成经过专门培养的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