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变革试点扩大(第2页)

 汪应蛟是李长庚一系举荐上来的,李长庚自然想刑部尚书还是自己这一系。

 至于方从哲,虽然马上就要致仕,但刑部左侍郎是自己一力推上去的人选,而且在自己走后,朝中却没有浙江籍高品级官员,自己也要在临走之前推上去那么一两个,不管是内阁大学士还是刑部尚书,总要成一个。

 至于杨庭筠走后空出来的工部左侍郎,方从哲与李长庚两人并没有考虑去争取,因为都知道这是皇帝专留给徐光启的后花园。

 “是,陛下,臣遵旨!”王永光也高兴,因为有了皇帝的支持,由吏部主导的《官员致仕与荣养方案》才能有效落实下去,而高龄官员致仕,才能给低品级与侯缺的官员腾出位置,并且廷推与遴选可是吏部最能发挥权利与作用的机会。

 看着一个个心中种草的官员,朱由校淡淡地看着李长庚说道:“隆武三年的直隶变革试点,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今年开始,辽东、山东、河南与湖广继续由李阁老领衔推进,此外,顺便将三个新设行都司的田亩、黄册之事一起给处理了,免得积压到后面越来越难处理!”

 在之前的吏部汇报中,李长庚与徐光启一样,都选择了沉默,而且自从刘时敏在正月初四悄悄提醒他方从哲的病情后,李长庚也选择了沉默,并没有急不可耐地到处串联与张扬。

 “是,陛下,臣遵旨!”在这种首辅更换的关键时刻,对于皇帝的任何要求,不管难易,李长庚都会毫不犹豫地立刻答应下来,而且他也知道未来朝廷的政务中心,将会围绕着自己主导的变革来开展。

 方从哲看着眼前的李长庚,以及一直保持沉默的徐光启,一时不知即将接替自己的到底是徐光启还是李长庚,李长庚一直投皇帝所好,而且也的确办成了几件大事,但他入阁的时间却要晚于徐光启与孙承宗,按照过往惯例,接替自己内阁首辅的会是徐光启。

 但根据自己对皇帝的了解,皇帝就不是一个喜欢遵循祖制与惯例的君王,重实用而轻规矩,所以李长庚接替自己的可能性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