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老(第3页)

 接下来,第二轮销售权拍卖结束,

 朱桂赚了个盆满钵满,上千万两银子入账。

 然后,他又等着第三轮拍卖。

 因为朱桂分批拍卖的操作,这次销售权拍卖的热度持续了很久。

 来大同府参观的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多。

 很多商会的头头见状,也开始动起了心思,选择在大同府设立办事处。

 办事处负责商会和大同府之间的商务联系,让双方能随时沟通。

 随着各大商会办事处在大同府的建立,各界人士纷至沓来,观看销售权拍卖,

 大同府变得热闹非凡!

 这时的大同府,才渐渐显露出天下最繁华商业中心的雏形。

 与此同时,

 关于大同府的消息,关于化工厂里的化工设备,还有拍卖销售权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传到了应天府里。

 老朱好几个月都没朱桂的音讯。

 突然听说朱桂又搞出了几个大动静,一时半会儿脑子还转不过弯来。

 老朱愣了好一会儿,才对着面前来报告的锦衣卫问道:

 “这么说,小十三这四个月里,捣鼓出一堆新鲜玩意儿?”

 “光是卖了两回经营权,就赚了超过六千万两银子?”

 锦衣卫用力点点头,接着说:

 “不止这些呢!”

 “代王还添了不少新机器,说是叫化工设备!那些成果都是这些设备造出来的。”

 “代王还让好多商人去参观这些化工设备,听那些亲眼见过的商人说,这些设备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神奇的玩意儿!”

 这话一进耳朵。

 老朱脸上瞬间写满了惊讶。

 朱桂这又是弄出什么离谱的名堂?

 化工设备?

 上次自己去大同府的时候,好像根本没这码事啊!

 随即老朱想起了朱桂之前说的目标。

 朱桂说要让大同府变成第一个工业重地!

 那些新化工设备,想必就是为了实现这个工业重地目标搞出来的!

 想到这里。

 朱元璋长叹了口气,朱桂时不时就弄出些新花样,一下子又赚了六千万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