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不进则退,退即是绝路!

 毕竟,私派探子给人以小人行径的印象,与陶光啸为朱棣塑造的硬汉形象背道而驰。

 顿时,陶光啸悔恨不已!

 真不该派探子去大同府!

 作为曾亲眼见过大同府繁华的他,早该料到探子们会动摇。

 可偏偏,他忽略了这一点。

 事儿搞砸了,那个密探啥情报也没捞着,反倒是让朱棣的名声一落千丈!

 懊恼啊!

 陶光啸心里头,就只剩这个滋味儿了!

 终究,还是低估了朱桂这家伙!

 其他藩王,像是秦王、晋王、周王那些,全都被锦衣卫送来的圣旨给“关照”了。

 圣旨里头,清清楚楚写着对藩王们的惩罚:

 一年俸禄没了,还得在家闭门思过一个月!

 有的藩王一听锦衣卫宣读圣旨,当场就炸了锅,破口大骂!

 毕竟,自己是被朱桂挖墙脚的受害者啊!

 结果呢,朱桂功过相抵,屁事儿没有!

 反过来,自己这受害者,往自家墙上多敲了俩钉子,就要挨板子?

 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大明朝的律法呢?!

 一肚子火气的藩王们,借着这股子劲儿,直接跟锦衣卫杠上了。

 锦衣卫,那可是朱元璋的眼线,哪容得这些藩王放肆,当场就给顶回去了!

 后来嘛,

 藩王们虽然心里头一百个不愿意,但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这处罚。

 藩王们受罚这档子事儿正热闹着,

 朝廷里,户部尚书和凉国公为朱桂请功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快地在民间传开了。

 朱桂这边,先是单挑十一个藩王,

 转眼间,又得到朝中重臣联名请赏。

 两边都吃得开,朱桂这手腕,让人不得不服!

 特别是太子朱标病重的当下,

 许多人自然而然地就想,朱元璋这是要把朱桂当接班人来培养了!

 一时间,人心浮动,

 大伙儿争先恐后地往大同府跑,都想抱紧朱桂这条未来的大明“大腿”。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

 朱元璋确实有过立朱桂为太子的想法,

 但一想到历史上那些废长立幼的教训,周幽王、赵武灵王、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