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对外姓将领,难免多留心眼(第3页)

 蓝玉随即拱手,缓缓道来:

 “自打采用了代王献上的蒸汽战舰和那世界图志后,”

 “我大明海军上个月搜罗各色矿石资源,估摸着值九百万两银子。”

 言毕,蓝玉面上闪过一丝黯然。

 早先,这数目足抵大明四月赋税,算得上大功一件。

 谁曾想,世事难料!

 大明税收如火箭般蹿升,一月之数直逼往昔全年。

 加之南海无金银矿藏,余下矿产又受限于技术,难以开采,

 故而海军辛劳一月,仅得九百万两,与户部一月狂收三千一百五十八万两相比,实乃云泥之别!

 “竟还有九百万两?!”

 老朱闻此言,惊诧之下,心脏几乎停摆!

 老朱不似蓝玉,拘泥于一事之得失,

 他着眼于大明江山全局。

 单看户部与海军的汇报,这两项上月共入账四千万两银子,

 已超以往大明一年税收!

 一月税收超全年,此乃非凡之功!

 “干得好!”

 朱元璋赞许地望着蓝玉。

 如今的大明,商业与军事并驾齐驱。

 “南海驻军人选务必可靠。”

 朱元璋不忘叮嘱。

 正如朱桂昔日于西域的布局,

 老朱亦认为沿途小国驻军为上策,故一一部署。

 现今大明商贾遍布邻邦,

 若无驻军,商旅安全何以保障?

 老朱无意推行那“虽远必诛”,

 大军一动,耗资巨大,非长久之计。

 故而在小国驻扎大明军队,实为上佳之选。

 有驻军在,大明与商贾的利益便有保障,

 商贾纳税,税收又可用于供养驻军,形成良性循环。

 “陛下请放心!”

 “末将所选,皆为军中信赖之人,”

 “其家眷留于应天府,且将领年年轮换。”

 蓝玉细述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