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刘福通派来使者,封朱元璋为王!?(第3页)

 “既然这样,那咱们快去见识一下,可好?”关铎立刻说道。

 朱元璋看了一眼旁边的朱瀚。

 只见朱瀚微微一笑,点头说道。

 “哥,关先生,我已经命人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去看!”

 “哈哈,好,快去,快去!”关铎已经有些急不可耐。

 一个时辰后。

 滁州城外的校场上。

 轰!

 随着一阵轰鸣响起,一团浓密的尘土直冲天空。

 等到尘埃落地,一段堆砌的城墙标靶,已经是破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关先生,怎么样?”朱瀚笑着问道。

 关铎却并没有作任何回答。

 他已经被眼前的场景给惊呆了啊。

 哪怕刚才一段穴攻爆破仅仅是演示,不论是从距离还是威力,都不能跟实战相比。

 但是,仅仅这样,也已经让关铎感受到了摧枯拉朽般的破坏力。

 有了这个穴攻爆破法,怪不得朱元璋能够三日克濠州,四天破定远!

 只要挖掘地道,然后把火药一放,一段城墙就彻底垮塌。

 这么可怕的威力,哪里还有城池能够再当初红巾军几十万大军!

 只要没有了城墙阻挡,刘福通的红巾军还不是想夺哪个城池,那就夺哪个城池。

 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粮草辎重不足了,速攻一座城池,然后抢夺里面的粮草辎重就足够了。

 除非蒙元军队一看到红巾军兵临城下,立刻就是焚烧粮草仓库。

 否则,只要给红巾军两三天的时间,一旦穴攻爆破了城墙,狗鞑子们就算想要焚烧粮草仓库也是来不及。

 “关先生,关先生?”

 “关先生?”

 朱元璋和朱瀚又是叫了好几声,才总算是让关铎回过神来。

 “啊,哦,关某失礼,失礼了!”

 关铎立刻非常客气的抱歉起来,随后他又有些不敢置信的追问道。

 “朱元帅,这个穴攻爆破法,真的要交给我吗?”

 朱元璋点点头,“没错,咱刚才都已经演示一遍了,自然就是要教给先生。”

 关铎一听,顿时感动的稀里哗啦,一双眼睛都是泛起了红光,心中暗暗恼恨自己,昨天夜里竟然还想着什么狗屁绊子,简直对不起忠肝义胆的朱元璋兄弟啊!

 古人曾经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有了这穴攻爆破法,那可比什么二十万石粮食重要多了啊。

 二十万石粮食总是能够吃完的,而有了这穴攻爆破法,想要多少粮草,都是可以自己去取。

 关铎立刻赶紧问道:“朱元帅,这穴攻爆破,要如何选择在哪里挖掘地道,要怎么巩固地道,要如何标准方向,要怎么埋设火药,要怎么铺设引线……”

 关铎连珠炮一般追问了一大堆问题。

 朱瀚一看,就知道这个关先生是真的上心了,每一个问题都是问在了关键点上。

 这些专业问题,属实有些为难老哥朱元璋。

 朱瀚便是站出来解围道,“关先生,这些东西可以回去之后边实战边学会的。”

 关铎一听,立刻又是一阵惊喜。

 “副元帅的意思,难道还要给我派人手把手教吗?”

 朱瀚点点头,指着旁边的周德兴说道。

 “这是我们起兵的老兄弟周德兴,要说这穴攻爆破,周大哥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关铎一听,顿时如同看宝贝一般看向了周德兴。

 他一把拉住了周德兴的胳膊,如同怕他跑了一样。

 “周兄弟,今日俺老关与你吃睡一起,可不能让你跑了啊!”

 周德兴倒是很享受这般重视的态度,反正朱瀚已经跟他说了,以后他还会教给周德兴更好更厉害的攻城方法,他现在的任务就是跟着关铎去一趟刘福通军中,帮助刘福通创立一支工兵队,专门用来祸害北方的蒙元朝廷。

 历史上的刘福通在河南一带转了好几年圈圈,才总算是攻破了一些重要城池。

 像什么汴梁等重要大城,一直在起义后五六年才攻破。

 朱瀚就是想要帮刘福通一把,让北方红巾军的声势越大越好。

 红巾军的声势越大,他们在滁州就越安全。

 随着爆破狂人周德兴跟着关铎一行人去了颍州,朱瀚与老哥朱元璋在滁州也是坚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路线。

 正所谓勇士是最好的城墙,第一步就是操练兵马。

 老哥朱元璋领着徐达等人按照老路子操练主力兵马。

 而朱瀚则是带着陆仲亨、胡一八和陈宝刀等人操练三千多新军。

 说是操练新军,朱瀚最近却是天天不去校场,而是终日泡在新设立的工坊内。

 最近的几次签到奖励,朱瀚收获了最为关键的一些技术书籍,正好可以用来解决火枪火炮的制造苦难。

 他现在每天都是盯着兵器工坊,就是为了能够早一日做出合格的火枪和火炮。

 经过多日的循环试验,滁州工坊总算是造出了合格的炮铜。

 这种专门的青铜,可以造出威力最强的前膛火炮。

 因为铜价高昂和原料稀缺,为了铸造铜炮,朱瀚把滁州城内几乎所有的铜器给采购一空,总算是勉强凑够了铸造十门火炮的原料。

 在一番对比后,朱瀚做出了铸造火炮的最终分配方案。

 他一来到兵器工坊,立刻就是把工坊匠作找了过来。

 “副帅,有什么吩咐?”一名老实憨厚的中年工匠进门就问道。

 朱瀚现在职位依旧是都元帅府掌书记,但是大家都是喜欢称呼他为副帅,几次试图更改无果后,也就听之任之。

 “郑克虏,这是我做的火炮铸造方案,你就按照这上面的来制作好了。”朱瀚掏出一叠图纸,交给了这个中年工匠。

 眼前的这个兵器工坊匠作,也就是首席工匠,原本是蒙元朝廷在滁州的工匠户,专门铸造佛钟一类的玩意。

 按照原理来说,能够铸造大型的铜钟,那就掌握了铸造青铜火炮的技术。

 所以,朱瀚毫不犹豫的把这个叫做郑七五的工匠提拔了起来。

 并且还给他取了一个吉利的新名字郑克虏。

 在每个月三两银子和三百斤大米的丰厚薪酬下,郑克虏等工匠们拿出了拼命的劲头。

 “两门十斤炮,三门八斤炮,五门三斤炮,炮车……”

 郑克虏能够看懂简单的文字,这也是他能够出任匠作的重要原因。

 “怎么样,有问题吗?”朱瀚在旁边问道。

 这些前膛火炮的图纸,都是取自后世饱经实战的十二磅炮、九磅炮和三磅炮。

 所谓的磅数或者斤数,都是以发射的实心弹重量计算的,重量越高,火炮的威力也就越大,需要的成本自然也就是越高。

 “大人,小人觉得没有问题,随时可以开炉铸造!”郑克虏非常有把握的说道。

 现在兵器工坊内,早已经准备好了铸造铜炮的铁模,只需要把铜水熔化,然后浇铸就可以了,远比本来的泥模铸炮节省了一多半的时间。

 朱瀚屡屡拿出各种奇思妙想的方法,早已经让郑克虏等人当成了神仙一般的人物。

 更何况,义军开给他们的饷银和口粮非常丰厚,远比在蒙古人手下当奴隶工匠强多了,自然是尽心尽力的干活出力。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总共十门火炮就是铸造完毕。

 剩下的工作就是打磨火炮内壁,让其光滑没有阻碍。

 郑克虏等工匠,本来是使用小型的人力机械打磨内壁。

 朱瀚看到之后,果断下令调用了上万斤生铁,打造了一台利用水力的简易镗床,立刻就是让效率大大提升。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十门火炮全都是制作完毕。

 不过,相对于火炮来说,火枪的制造却是困难重重。

 火枪必须使用钢铁了,要想打造合格的枪管,其难度可是大多了啊。

 朱瀚提供了许多改进,火枪的废品率依旧是高达六七成。

 这就导致花费的成本巨大,取得效果却是很差劲。

 当十门火炮都已经铸造好了,花费了更多成本的火枪,却只造出了不到五百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