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元割让辽南,向大明俯首称臣?【求月票】

 “啊!”

 博罗帖木儿惨叫一声,身体慢慢地跪坐了下来。

 “将军!将军!”博罗帖木儿手下的副将急忙跑过来扶起博罗帖木儿,但是刚刚伸出手,博罗帖木儿的身子就软绵绵的瘫倒在了副将的怀中,生机迅速流失……

 “撤退!撤退!”

 博罗帖木儿的副将看到博罗帖木儿气绝身亡,立刻大声喊道。

 博罗帖木儿麾下的士兵听到这话,立即扔掉武器,四散奔逃。

 “射击!”

 徐达看到这些溃败的敌人,大声喝道。

 无数的火枪从徐达身边的士兵手中喷涌而出,密集的子弹瞬间收割走博罗帖木儿麾下士兵的性命。

 “快,追击残兵!”徐达大声说道。

 “是!”身边的参将急忙带着骑兵向远处逃窜的博罗帖木儿残部追击而去。

 “传令,立刻占领关隘!”徐达大声说道。

 “遵命!”身旁的亲卫立刻回答道,然后转身离开。

 ……

 博罗帖木儿的战败,使得原本岌岌可危的潼关彻底落入到了大明朝的手中。

 徐达带着兵马占据了潼关之后,就派人联络了常遇春等人,在得知徐达火速攻克了潼关之后,常遇春等人惊讶万分,但是同时也非常的高兴。

 因为现在明军需要一个稳固的防御点,来牵制元军的主力,而现在潼关被明军夺取,元军就只能从其他几座关隘调遣兵马,或许用不了多久,明军就可以彻底解决元军的威胁。

 “恭喜将军攻克潼关!”

 常遇春等人来到潼关之后纷纷向徐达祝贺。

 “哈哈,诸位兄弟能够及时赶到潼关相助,实在是幸甚至哉!”徐达大笑道。

 徐达和众人寒暄了一阵,然后便问道:“诸位兄弟,现在元军援兵在哪里?”

 “将军,探马回报,现在鞑子李思齐已经在凤州布置防御了。”常遇春说道。

 徐达点了点头:“既然这样,咱们现在应该立刻进兵,解决李思齐。”

 “将军,我建议您先不要急着进攻凤州,因为在潼关到西安一带附近都有蒙古骑兵存在,而且我们的斥候发现在距离此处二十公里左右的地方还有蒙古军队踪迹,威胁我们粮道。”常遇春提醒道。

 徐达微微沉吟片刻后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暂时不进攻凤州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歼灭附近的蒙古骑兵,最后再解除李思齐的威胁。”

 “是!”

 随后徐达立刻召集了各营都督指挥们前来商讨具体的作战计划。

 ……

 而与此同时,在凤州的李思齐也是接到了元军在潼关的情况。

 “将军,潼关失陷!”

 李思齐听到手下的汇报,脸色大变:“怎么可能?难道说明军这么快突破了潼关的防守?”

 李思齐的心中暗暗吃惊!

 他知道潼关是整个关中境内的咽喉要塞,要是潼关失守,关中早晚将会落入明军手里。

 “将军,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明军在三天之前就已经攻克潼关,并且斩首五千余级!”一名校尉低声说道。

 李思齐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

 “通知下去,我们立即出兵退守夏州,凤州不能再待了啊!”

 李思齐清楚现在的形式很危险,明军已经掌握了关中的局势,如果不趁着现在明军没有完成包围圈前离开,恐怕他们这些人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

 “将军,这样真的好吗?万一明军追杀过来……”校尉担忧地说道。

 李思齐摇了摇头,说道:

 “现在留给我们的路只有这一条,否则我们将永无翻身之日!现在我们必须立即退兵,否则明军就会合围,到时候我们就插翅难飞了啊!”

 “是!”校尉不敢违背李思齐的命令。

 “另外,通知所有骑兵,让他们加快速度往夏州移动!”

 “是!”

 校尉领命离去,然后开始按照李思齐的吩咐去安排。

 对于明军飞速攻破潼关。

 不仅是李思齐,整个关中的元军将领们都是惊慌失措,不战而逃者众多。

 整个关中一带,竟然没有怎么交战,就被徐达等人轻轻松松占领。

 ……

 大都城!

 “什么?李思齐被明军打败了?”奇皇后一脸惊讶。

 “是啊太后,现在李思齐已经退到了夏州,正在积极备战呢!”王保保说道。

 “哼,废物,真是废物!这么容易就被明军给攻破了,简直丢尽了大元的脸!”奇皇太后骂道。

 “太后,现在李思齐已经退回夏州了,我们怎么办?”小皇帝爱猷问道。

 “这个……”

 奇皇太后也不知道该如何应付眼前的困境。

 现在关中失手,明军占据关中,下个目标必然是北上攻打山西河北一代。

 “太后,末将认为,我们应该速速召李思齐来大都汇合,共同抵抗明军,保卫我大元江山!”王保保说道。

 应天府。

 秋雨扑簌簌落下。

 大明宫中,老哥朱元璋正在的看辽东送来的捷报。

 “毛贵说,吉林城已经是快成形,等到明年开春之前,应该彻底可以完成,留下有三千士兵驻守,需要咱运送粮草去呢。”

 老哥朱元璋向旁边的朱瀚说道。

 “哥,你就放下心吧,这三千人需要的粮草、棉衣等辎重,我都准备好,已经运到高丽,吉林城筑好后立刻能运过去。”朱瀚说道。

 东北地区已经脱离汉人统治数百年,现在根本没有啥汉人的存在。

 朱瀚让毛贵的北伐军修筑吉林城,为的就是用来控制附近各个女真部落。

 在吉林城留下三千名大明士兵,足够用来监视周边得女真各势力。

 老哥朱元璋满意的点头。

 现在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是透出极强的进取心。

 根本不需要朱元璋和朱瀚再去指引什么,只管作好后勤辎重支援。

 吉林城,就算只有三千大明军队守卫,朱瀚也相信没有什么问题。

 “毛贵还上奏说,又击败滨海女真各部近万人,叶赫纳拉部女真也投降了,七五,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置这些女真人?”朱元璋又是问道。

 “毛贵果然是一个猛将,这才不到一个月,竟然就平定了这么多女真部落,可真是厉害阿。”朱瀚紧接着继续说道:“滨海女真各路已经是被打残了,再难起什么风浪,只要吉林城稳固住,就不怕他们。”

 朱瀚对女真各部实力,此时没有太大的担心。

 但是却也不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野人女真已经老实了,朵颜草原的蒙古人,还不老实,可以让女真人去攻打蒙古人,让他们自相残杀。”

 老哥朱元璋也是点头赞同,毛贵带兵作战的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利用他极强的带兵能力,率领那些女真人去跟蒙古人拼命,是最划算的。

 “不要让那些女真人闲下来,慢慢耗干他们的实力。”朱瀚说道。

 不久之前,徐达率军攻占关中,蒙元朝廷已经是打算集中所有兵力,准备守卫大都。

 其中,辽东就变的更加重要,毕竟是大都的侧翼,奇皇太后便让王保保取代了纳哈出镇守辽东,担任辽阳行省平章。

 为了对辽东元军进行骚扰,让他们无法进攻吉林的毛贵,朱元璋和朱瀚下令让大将胡大海在辽东进行登陆作战。

 朱瀚和朱元璋都以为辽东半岛南端,属于蒙古人忽视的区域,其实蒙古人在此地一直都有控制。

 这些大草原来的蒙古人,虽然都没有人熟悉海军。

 但是也知道在辽东半岛隔海相望的对面就是有明军存在。

 蒙古人任命的辽阳行省平章王保保,对于这一点也是心知肚明,一上任就做出充足的防备。

 他的弟弟阿鲁帖木儿就被任命为辽南总管,负责防备辽南边和高丽一带的明军。

 其中的辽南最南端一带,也就是后世的旅顺大连一带。

 正是阿鲁帖木儿的负责的区域。

 只不过,蒙古人不重视什么水军,海边也没有什么肥沃的土地放牧,所以很少去在辽南的海边出现。

 这样一来,经常乘坐大船在周围探查情况的大明水军,还以为此地没有蒙元军队驻守呢。

 秋日,秋高气爽天。

 大元辽阳平章王保保的弟弟,辽南总管阿鲁帖木儿,恰巧率领手下来到辽南一带巡查。

 这一带聚居一些渔民百姓,因为经常下海捕捞,还是能征收到不少的大补的海鲜的。

 经过一日的巡视,料南总管阿鲁帖木儿身后的骑兵们,已经是把马背都装满海参鲍鱼的大补海鲜。

 “大人,再往前还有两个寨子,不过都是靠近海边的盐地,除一些咸鱼之外,也不会有什么好东西。”一名熟悉当地情况的蒙古小头目向阿鲁帖木儿说道。

 “前方叫什么地方?”

 阿鲁帖木儿抬眼望望前方,向他问道。

 “那里叫做老虎滩。”这名蒙古小头目答道。

 “老虎滩?”

 这个老虎滩两面临海,一年到头不仅是风大浪多,冬天还经常有冰雪灾害,实在是一个穷困的地方。

 想到这里,阿鲁帖木儿就已经是没有什么兴趣。

 毕竟,若使再往前走,还最少得翻过两个山头。

 要不是职责所在,阿鲁帖木儿早就不想在这里多待。

 “派几个人去巡视一圈行了,我就不亲自去。”

 阿鲁帖木儿说罢,就拨转马头往回走去。

 身旁的部将立刻领命,挑选七八个蒙古骑兵,去了前方的老虎滩巡视一圈。

 不管是穷富,总归是要去榨一榨油水的。

 辽南总管阿鲁帖木儿率领部下回到附近一处城池中。

 这个城池说是叫城池,其实还赶不上中原一带的稍大一点的地主大院。

 辽东人烟稀少,城池自然是也大不。

 阿鲁帖木儿回到城内,就是吃吃喝喝一番,搂着两个粗手笨教的本地婢女与部下们吃酒。

 就在众人酒酣热切的时候,一名阿鲁帖木儿的随从却是急匆匆的闯进来。

 “大人……不好,大事不好!”

 随从忽然的大呼小叫,顷刻间就把阿鲁帖木儿的高兴给打消一半。

 他满脸不悦,有些生气的训斥道。

 “发生了什么事,这么慌张?”

 那随从见到阿鲁帖木儿生气,急忙解释道。

 “将军,刚刚派去老虎滩的几个人,遭到袭击,死伤大半,只逃回来两个人!”

 “什么?你再说一遍?”

 阿鲁帖木儿一听,立刻就是一阵诧异,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

 就老虎滩一带的穷酸模样,那些渔民难道是昏头不成,竟然敢杀自己手下的大元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