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明对全世界的主导权【求全定】

 银币的价值比铜币更大,而且银矿的开采和银币制做,通通都掌握在大明朝廷手中。

 在同一个价值体系之下,大明朝廷就相当于拥有了货币的定义权。

 凡是跟大明通商的国家,从此以后都将会受到大明货币的制约。

 当然实行银币制度,也并不是说废除了其他货币。

 流传最广的铜钱依旧在继续使用,只不过以后会将改成新的样式。

 而价值更大的金币,这也会大规模的发行,专门用来支付大额的贸易。

 大明的这一次货币改革,彻底把江南的商业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一大批的货币钱庄,在应天府和苏州等地陆续兴起。

 货币的流通更加的迅速方便,许多的富豪开始为自己的财富寻找新的增长点。

 而在这个时候。

 大明一年之内两次下西洋的行动,通过丰厚的回报,让这些江南的商人们敏锐嗅到了利润的气息。

 朱瀚和汤和的这两次下西洋,带回来了大批的奴隶、骏马、药材、香料等。

 两次下西洋的成本虽然非常高昂,但是带回来的这些货物已经足以把成本再翻上两番。

 特别是,大明靖南王朱文正派人向朝廷汇报,已经把南洋香料岛尽数掌控在了自己手中。

 这个消息更是让商人们为之疯狂。

 要知道在如今的大明朝,一斤胡椒的价格,可是一两银子啊!

 如果能够从大明派出一支舰队,去一趟南洋带回一船香料,立刻就能够赚到数倍的利润。

 在如此巨大利润的刺激下,各个银号钱庄纷纷参与到了大大小小的海贸当中。

 短短数个月,至少有百万两白银进了各大造船商号的账户中。

 朱瀚对于这一切自然也是非常的清楚。

 可以说,这正是他亲自下西洋的目的之一。

 如今大明已经在南洋、东印度和波斯有了三个重要的落脚点,大明的船队,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两眼一抹黑的行商。

 大明在这三个地方的军事力量,将会成为商人们最好的安全保障。

 只要安全和利润都能够得到保障,那以后的这一片海洋,除了大明,就再也不会有任何人能够染指其中的利益。

 不过,在这一片海洋上,还有许多属于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的船队。

 为了打压和控制这些波斯和阿拉伯人,在朱瀚的推动下,大明朝廷又通过了一项新的法令。

 任何想要在这三个地方停泊的船只,都必须接受大明的审查。

 如此一来,大明就将逐渐确立在海洋上的主导权。

 云南,昆明。

 细细的小雨淅沥沥的下着。

 整个城内一片安静。

 数以万计穿着盔甲,严正以待的士兵们,每个人脸上都是非常凝重的神色。

 在昆明城内的一座宫殿内。

 这里原本是元朝梁王的王府。

 现在是大汉皇帝陈友谅在云南的行宫。

 在两天之前,陈友谅还在这座行宫当中大宴将士载歌载舞。

 但是。

 在如今的行宫当中,却只有满地的狼藉。

 无数珍奇的宝物都被尽数砸碎在了地上。

 一大群宦官和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出。

 陈友谅手持宝剑,颓然的坐在龙椅之上。

 在他的面前是跪着的文武百官。

 在文武百官的前方,这是跪着一个身材瘦弱的少年。

 “”父皇息怒,孩儿该死!”

 这个少年正是陈友谅的儿子陈理。

 在陈友谅率军出征的时候,他把自己的太子留在成都监国。

 陈友谅本来觉得四川的防线固若金汤,成都作为大后方的城池,让自己的太子留在那里安定人心就够了。

 但是陈友谅万万没有想到。

 明军的徐达竟然率领一只精兵从北部的山区偷偷潜入到了四川。

 这只明军在进入四川之后,先是攻下了广汉,随后又一路狂飙突进攻到了成都。

 身为皇太子的陈理,哪里是徐达的对手?

 仅仅是一个照面,大汉皇太子手中的军队就被击溃。

 在失去军队的保护后,成都自然是保不住了。

 无奈之下。

 大汉皇太子陈理只能率领一部分人仓皇逃走。

 刚刚暴怒发泄一通的陈友谅,现在听到儿子的声音,又是再度暴起。

 陈友谅猛的向前,一脚飞踹把儿子踢出了好几步远。

 “你怎么不去死!”

 “哪怕只要守住三天,也能够等来援军!”

 “我陈友谅英雄一世,怎么生了你这么猪狗一样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