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得到朝廷允许的合法转世(第3页)

 听到朱瀚的话,老哥朱元璋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立刻提笔在纸上写下云南两个字。

 “还有呢?”朱元璋立刻催问道。

 朱瀚悠闲地喝了一口茶,然后砸巴了一下嘴,慢悠悠的说道:“东北的辽阳行省也可以安置一到两个藩王,不仅可以有效的汉化地方,而且还可以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监视蒙古草原东部!”

 朱瀚随后又把南洋棉兰涝、东胜洲等地都作为分封建议。

 这些地方通通都属于汉族人口非常少,当地土著占据绝大部分人口。

 自然就要学习当年周王朝封建天下的策略。

 利用少量的贵族精英人口,统治并且同化当地的土著蛮夷。

 根据朱瀚制定的详细分封统治政策,大明的这些皇子们,将来成年去往封地之后,只需要进行一两代人的统治,就能够把这些区域全给教化成大明的永久藩属国。

 因为无论是南洋的棉兰涝,还是新大陆的东胜州,当地的土著人长相跟中原人差别并不是很大,文化又严重落后,几乎等同于原始部落,非常便于接受大明的文明统治。

 朱瀚说的这些地方,都非常符合朱元璋的心意。

 但却有一个地方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乌斯藏?连这里也要分封吗?”

 朱瀚最后提出了这个地方,让老哥朱元璋大吃一惊。

 乌斯藏就是青藏高原,自从吐蕃王朝崩溃之后,整个高原上就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

 蒙古崛起之后曾经短暂的统治青藏高原,但是当地恶劣的气候让英勇善战的蒙古人也无法忍受,很快就把当地归于宣政院管辖,其实就相当于给他们高度自治。

 陈友谅占据四川的时候,与青藏高原东部的吐蕃部落连番恶战,给予他们极大的杀伤。

 等到明军占据西南之后,面对更加强大的大明王朝,青藏吐蕃各部主动诚信归附。

 大明在西川一带广泛开设互市榷场,物美价廉的物资迅速涌入青藏高原,缓解了当地各种生活物资严重不足的窘迫。

 吐蕃各个部落对于大明,更加的心悦诚服。

 毕竟历史上的各个中原王朝对于吐蕃人都是严加防范,小到生活当中需要的食盐茶叶,大到铁器金属制品,无一不严格限制交易的数量。

 而大明现在已经逐步步入火器时代,原本的冷兵器地位逐步下降,对于青藏吐蕃部落也就不再限制各种金属铁器等物资交易。

 虽然吐蕃的青塘,也就是青海一带出产最坚固的青塘铠甲。

 但是就算是再坚固的青塘铠甲,也挡不住明军的一发火枪。

 其实绝大多数的吐蕃部落并不是多么凶残好战,再得到大明的物资供应之后,基本的生存得到了保障。

 他们又怎么会主动跟强大的明军去交战?

 “现在青藏的一代没有一个君主,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法王,正是最合适推广大明教化的时候!”朱瀚在旁边赶紧说道。

 现在吐蕃各个部落的分裂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分裂,在宗教上也已经处于一种分裂状态。

 藏传佛教的好几个教派都在过去数百年间飞速发展。

 每个教派都影响相当多的土地和人口。

 这个时候大明如果派出一个代表中央的藩王,便能够轻而易举的把各个派别控制在朝廷手中。

 “按照你的意思,分封这个乌斯藏,是不是还得让他统领各个教派?”朱元璋立刻问道。

 朱瀚笑了一笑,老哥还真是猜对了他的心思。

 “没错,我就是这样想的,乌斯藏人都相信高僧法王会转世,那朝廷就派驻一个藩王,不仅统治地方教化百姓,而且还可以代替朝廷管理高僧法王转世!”

 “凡是没有得到大明朝廷允许的转世,那通通都是非法!”

 “既然是非法,就不可能获得朝廷的册封,也就不具备统领民众的资格!”

 “谁要是非法转世,还敢非法传教的话,那大明就要用他的人头来严肃法度!”

 朱瀚的这一套策略,在后世都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