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陈大夫的突然出现,朱瀚惊喜

 朱瀚看着朱标的脸色这样的苍白,心里也是心如刀绞。

 他不敢想象,朱元璋要是知道的话,该是有多么的心疼。

 如朱瀚所料,何风雨和宋濂已经到了应天府,宋濂更是一刻都不敢休息,直接便去了御书房。

 此时天虽然已经黑了,但朱元璋还在御书房里处理政务。

 得知宋濂来了,王公公便连忙把宋濂给迎接了进来。

 一看到宋濂身边的何风雨,朱元璋便将手中的奏折缓缓地合了起来,他抬头看着宋濂。

 “宋爱卿,你可算是回来了,你不在的这些日子应天府可是公务繁忙,等你们回来朕就真的能够好好的休息。”

 宋濂恭恭敬敬的跪在朱元璋的面前。

 将他们在江南处理凶杀案的事情,以及遇到水患把河道全部都改流。

 他们缓解了大明的危机,全部都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闻言脸上非常的高兴。

 “朕就知道。你们一去之后肯定能够将这些事情,全部都摆平清楚。”

 “宋爱卿赶紧坐,朕要跟你好好的聊聊这几日应天府所发生的事情,也刚好能够让你早点的回来处理公事。”

 宋濂和何风雨两个人都坐在了椅子上,朱元璋告诉宋濂近些日子,科举的事情已经提上了日程。

 学子们都在准备着参加科举考试,他便想要让朱瀚和朱标两人,从江南赶紧的回来。

 朱元璋显然已经有些着急。

 科举之事都要让宋濂和朱瀚,两个人来主持大局,他才能够放心。

 这种事情交给别人去做,他根本就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宋濂静静的看着朱元璋,淡淡的摇了摇头。

 “陛下,现在还有一份信件是王爷写给你的,您看了信之后就会知道王爷和太子,为何还没有回来。”

 宋濂说着,便把朱瀚之前给他写好的那份信件,恭恭敬敬的交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朱元璋本来也没放在心上,但当看到了信件。

 他突然眉头紧皱,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朱元璋接过信件打开,看了一眼脸色变阴沉可怕。

 朱瀚在信件之中告诉朱元璋,他要和朱标两个人把江南的商会事情全部都解决好。

 朱标还受了些风寒,把病治好之后便会回到应天府之中。

 “原来正是因为这种事情,本来去应天府处理事情,也算是忙了些阵子,但是江南那边应该也不会出现什么危机。”

 尽管朱标的病情,并没有像在信中所说的那般真实。

 宋濂还是欲言又止,可他也不敢按照朱瀚先前把真实情况告诉朱元璋。

 也是害怕朱元璋担心。

 宋濂和何风雨两个人,便只能咬牙将这件事情给隐瞒下来。

 何风雨在朱瀚的身边,这么长的时间,朱元璋对他亲睐。

 “你师傅在江南那边处理事情,肯定会非常的圆满,听说修建堤坝的事情是你提出来。”

 “你可真是,你师父培养出来的人才。”

 朱元璋的话,何风雨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他连忙起身。

 “陛下,有所不知,其实药材的深夜师傅早就已经安排妥当了,江南的水患事情都已经闹得沸沸扬扬。”

 “若是连这些也解决不了的话,百姓的日子必将会变得越来越艰难,师父才想出了这个对策。”

 朱元璋听着非常的满意,朱瀚能够在水患来临之时,把这些隐患全部都处理掉。

 他心里非常的满意,把所有的事情全部都解决好。

 对朱瀚日后也能够有一番的筹备。

 “现在江南水化已经解决,你们也好将这些事情摆平清楚,日后自然也能够将这些全部都摆平,在进行安排。”

 “江南,王爷做的确实不错,真是朕的好弟弟,而你们这次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元璋都已经想好,对他们进行一番的封赏。

 何风雨跟在朱瀚身边,自然也是有不少的实力。

 对于这种事情他从来都是看得很重,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一步。

 很多事情也不用他再去担忧。

 何风雨和宋濂两个人,从御书房里出来之后,何风雨的脸色还有点难看。

 “看来,师父在信中其实对太子殿下的病情,并没有说的那般清楚,才会让陛下这样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