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粮票时代悄然而退(第2页)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但那份对过去记忆的珍视从未改变。粮票虽已成为历史,但它留给人们的,是对艰苦岁月的深刻铭记,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展望。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每一位学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而那段关于粮票的记忆,也将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镌刻在心底。
正如校园里那棵历经风雨的老松树,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成长,粮票的废除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同时也预示着新生与希望的来临。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每个人都将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光明灿烂的未来。
随着粮票制度的取消,大学校园内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因为粮票而产生的种种限制不复存在,学生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与丰富多彩。食堂不再是仅仅满足基本需求的地方,而是变成了一处交流感情、探索新知的空间。
1993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图书馆闭馆铃声响起,一群群学子陆续走出,他们的步伐轻快,脸上的笑容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郝引弟和李燕玲走在队伍的最后,两人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刚刚借阅的书籍,那是他们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所做的最后冲刺。不同于过去的匆匆忙忙,此刻的他们可以选择在食堂慢慢享用晚餐,一边讨论学术问题,一边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
步入食堂,迎面而来的是扑鼻的饭菜香,灯光柔和,营造出一种温馨的用餐环境。郝引弟和李燕玲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几样平时因为粮票配给有限而舍不得多尝的菜品。桌面上摆放的,不仅仅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更有两人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心境。
“还记得第一次拿到奖学金,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能在周末多加几个好菜,那时候的幸福多么简单纯粹。”郝引弟笑着说道,眼神中满是对往昔点滴的怀念。
“是啊,现在想来,那段日子虽然有些艰难,但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李燕玲附和着,她的目光越过郝引弟,落在了窗外渐渐暗淡的天际线上,“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食堂确实比以前好多了,种类多了不说,就连环境和服务都有了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