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抽丝剥茧(五)(第2页)

 “七福晋那浮肿的大肚子,让我想起一些往事。先前贵妃娘娘赐下的嬷嬷,曾与我说,早些年宫里不少人胎大难产,且撑到足月而产的寥寥无几,直到孝懿仁皇后掌管后宫,才渐渐遏制了母生子死、子活母死的风气。您说,要是惠妃娘娘知晓此事,会如何?” 

 惠妃、荣妃等这些从康熙早年熬出头的妃嫔,谁没失去过孩子?然而,皇家对那段往事始终讳莫如深,没有真相,没有说法。 

 康熙更是在齿序之后,彻底抹去了那些孩子的存在,这让惠妃、荣妃等如何能忘怀? 

 如今后宫明面上一片祥和,不过是她们顾忌老大胤褆、老三胤祉等活着的孩子们,只能将愤懑、悲恸、怨恨等深埋心中。 

 “那自然是一查到底,给自己、给孩子一个交代。”李嬷嬷眸光一闪,当即明白主子的打算,出声应和。 

 “惠妃娘娘和成嫔关系不错,明早我会去见成嫔,成嫔手上没什么人,最终还是会请惠妃赐两个太医去七贝勒府。嬷嬷,您知晓该如何做吗?” 

 李嬷嬷眼珠一转,有了主意,“惠妃娘娘身边伺候的太医,都是心腹之人。奴婢会让在两个太医家附近,用咱们收买的菜农、卖货郎以及爱说闲话、上了年纪的长舌妇们,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让太医们先入为主,进而将七福晋的情况汇报给惠妃。” 

 自散播柔则跳花舞的谣言后,宜修就让李嬷嬷找人做自己的“喉舌”,菜农、卖货郎、长舌妇等都是控制舆论的好棋子。谁买菜不多问两句,卖货郎说新鲜事儿吸引人买货,长舌妇爱多说两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任谁也怀疑不到自己身上。 

 除了柔则那次,这群人从来没有被真正动用过——京城传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走得人云亦云的路子,更多的是用来搜集京城动态、各方消息等。这一次,为了解眼前的困境,对付隐藏颇深的杭氏,自然要用好所有的筹码,这群人也是时候用用了。 

 宜修很满意这主意,七福晋这胎大的模样,到底是不是被算计、是不是中了招、是不是如康熙早年宫妃那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惠妃信不信! 

 只要惠妃信了,那她自然会抓着七福晋这事儿一查到底。只需稍稍引导她将此事和五福晋府上那些陌生面孔联系起来,加上八福晋彻查杭氏的动作……沉浮后宫多年的惠妃,势必会得出杭氏隐于幕后、搅弄风云的结论。 

 到时候,杭氏藏的再深,前有八福晋围追堵截,后有惠妃紧追不放,胤禩在妻子和养母的夹击下还能无动于衷? 

 如此一来,杭氏要么继续装不问世事、潜心修行的老人,任由八福晋和惠妃一点点挖出过往的真相,那下场还用说;要么着手应对二人围攻,可她一旦有动作就容易露出马脚,幕后观察这一切的皇阿玛能漏了她?还是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