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绝佳机会(第2页)

徐琨不好询问究竟,但张永却忍不住问了出来,毕竟越是形势一片大好,他就越是担心会出现意外。

“不是咱们的问题。”

马总挥了挥手,霸气道:“要不是受支付系统,咱们今天的销售额还能更高一一哼,如果银行再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注,最后这话是08年12月公开演讲时说的。)

在场的人都觉得马总是在开玩笑,只有徐琨下意识往他头顶看去一一知道后来“剧情走向”的他,总觉得好像有颗死兆星在悄悄闪耀。

当天上午,徐琨会同淘宝再次向灾区捐献5555万的消息,立刻冲上了各大媒体头条,徐琨也凭此再度出现在当晚的新闻联播里。

而这个消息,又倒过来刺激了《鲲鹏行动》的票房,到08年11月17日,本来增长已经大幅度放缓的票房,提前突破7亿大关。

到月底正式下映时,国内总票房停在了7.87亿,而全球总票房暂时停在了10.48亿一一因为一些国家刚刚获得代理权,所以这一数字后续还会有所变动。

这个数字不仅大大提高了国内的票房纪录,也让官方和从业者,看到了国内票房的无限潜力。

于是很多预定中还要拖上几年的电影院,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纷纷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徐琨这也算是间接推动了行业进步。

受2222万个人捐款的影响,最后对《鲲鹏行动》的盖棺定论,也少了许多阴阳怪气的言论。

而且徐琨在双十一购物节的操作,也受到了许多称赞,还有人把乐视初期,徐琨给老贾出谋划策的事儿挖了出来,并以此力证徐导是货真价实的商业奇才丶营销天才。

等到马总的邀请和徐琨拒绝被披露出来,又有一大堆人高唱赞歌,认为徐琨是真正的影视人,

对影视这一行爱的深沉丶爱的纯粹。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拍出《鲲鹏行动》这样的爆款电影;也只有这样的人,能引领青年一代走向辉煌一一青导协的事儿已经被媒体披露出来了。

而原本徐琨那『娱乐圈经济学家”的外号,多少还带了点儿调侃的味道,这一下子直接就给坐实了。

不过他华语圈商业电影第一人的称号,却遭到了老谋子的『黄金搭档”张卫平的质疑:

“《英雄》全球票房14亿,按照《鲲鹏行动》现在的势头,能到12亿就算烧高香了,说他是国内商业片第一人,你们把张翼谋放哪了?”

对于张卫平的说法,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

认同的觉得《英雄》全球总票房就是高。

不认同的认为《英雄》在很多国家都是打包价,别看全球总票房比《鲲鹏行动》高,利润只怕还不到《鲲鹏行动》的一半。

商业片除了票房,还应该看收益多寡才对,不然总投资一百亿,你拍出来卖了十五亿,你就是国内第一商业片导演了?没这个道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