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若盛开故人心上

第317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2页)

 想到这里,花蕾开口道,“裴祖父,我觉得这事不太行,别说我有没有银子去漠北大肆采买原毛,就算有,这时间线拉的太长,我也有可能承受不住。

 做这羊毛衫,不说前面选毛洗毛时有多麻烦,就是这羊毛纺好线以后,再手工打毛衣的速度也是非常的慢的,一件毛衣一个人完成的话估计要十几天了,有时还不一定来的及。

 凭我庄子上现在有的人,这羊毛衫的量是肯定起不来的。如果多买些奴仆回来,人是多了,但人工成本就太大了,这样做,资金的压力就更大了。

 还有就是这手艺虽然大盛朝还没有,但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尤其是江南府那边,纺织业,面料都这么发达,他们学习能力很强的。只要一看到我的羊毛衫,不出一个月,我觉得他们就可以做出来,至少纺成羊毛线他们肯定行。

 他们有现有的人,现有的纺线车,如果把纺出来的羊毛线大量投放到市场上的时候,别人在一看我织好的羊毛衫,稍微学学,然后自己采购羊毛线自己织就可以了。

 或者纺线的和织羊毛衫的合作,形成一条产业链的话,我的处境就更没优势了,所以不但我的技术是捂不住的,还有可能被他们反超。”

 顿了顿,又说道,“如果我的羊毛衫一面世,很快就会出现仿品的话,那么这羊毛衫对于我来说,挣不到多少钱,如果他们再降价的话,我手里囤积的羊毛和羊毛衫还有可能积压卖不出去。”

 花蕾可是知道的,自家的羽绒服鹅绒被之所以这么久没有人模仿,那是因为别人没有那么多的鸭绒鹅绒,所以模仿不了。自家的猪鬃毛牙刷和香皂,香膏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原料的一头都被自己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

 就是上京城的蛋黄酥,也是因为别家的咸鸭蛋,面皮制作都无法模仿到自家的精髓,所以虽然出现的仿品有很多,但是真正动摇到自家蛋黄酥地位的还是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