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新款无人机
江辰深知,与宋一啸的辩驳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进展,只有当产品真正问世,展现出其独特的实战效果时,才能彻底改变他的看法。</p>
于是,他决定回到实验室,立即投入到无人机的改进工作中去。</p>
实验室里,江辰将各种设计图纸铺满了桌面,航电和操控系统已经得到验证,那么是时候进行设计工作了。</p>
他首先开始考虑的是无人机的机身框架设计。</p>
机身框架是无人机的基础,必须能够承受住各种极端条件下的飞行和作战需求。</p>
他拿起笔,按照飞机的缩小比例开始计算,仔细考虑每一个细节。</p>
从机身的长度、宽度到高度,每一个尺寸都经过精心计算,确保无人机既能够拥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又能够保持足够的稳定性。</p>
接下来,江辰开始思考各种材料的选择。</p>
他明白,无人机所使用的材料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的轻量化和耐用性。</p>
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比了各种材料的性能,最终选定了几种高强度、轻量化的碳纤维作为无人机的主体材料。</p>
碳纤维是制造航空航天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热以及耐腐蚀等特性。</p>
非常适合无人机的适用范围。</p>
机身框架和材料选择完成后,江辰开始考虑无人机的承载重量和稳定性。</p>
在他的设想当中,这款无人机需要挂载足够的炸药或者其他武器,才能够对敌方目标造成有效的打击。</p>
但是,过重的挂载也会影响到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和稳定性。</p>
因此,他需要在挂载重量和稳定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p>
他让昊天经过计算和模拟测试,最终确定了无人机的以100公斤为极限的最大载重量。</p>
在此基础上模拟飞行测试,确保无人机在挂载足够武器的同时,也能够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p>
在解决了机身框架、材料选择和承载重量的问题后,江辰开始关注无人机的内部电子组件。</p>
无人机需要依靠各种电子设备和控制器来实现精准的控制和导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