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仙村羊拐冉哥

第323章 初见成效(第2页)

  14岁至18岁的青山村人大多都在外面学习,到时姜云准备弄个讲义,只能期盼他们自觉学习了。

  少年组和青年组是不需要华人照看的,只要观察他们跑完全程所需的时间就好。

  但幼儿组就不同了,特别是那些只有三四岁的小家伙们,有些才刚学会走路不久,大多指令都听不同。

  于是,这一组就由五六岁的朋友在前面做示范,三四岁的小朋友在后面有样学样就好。

  当然,三四的小朋友里面,彤彤是最听话的,跑起步来,比五六岁的大便宜还快,毕竟是经过训练了的。

  于是彤彤就成了幼儿组小朋友的组长,带着五六岁的小朋友们跑最前面,等一圈跑下来,其他小朋友都上气不接下气时,彤彤却是呼吸自然,根本就没有事。

  跑完一圈的彤彤,看见自己小组三四的同龄人。

  有些还在慢慢地委屈地走路;

  有些在边哭边走,帮便跟着跟着爸爸妈妈;

  有些在自己家长的牵引下在慢慢跑;

  有些被心疼孩子家长抱起来一起走路。

  反正幼儿组,大家都看的笑得前俯后仰地捧腹大笑。

  没有办法,年纪还是太小。

  少年组和青年组大多都能达到姜云规定的比学校更严的时间,只有十几人身体体质有些差,时间用的多了一些,但也都在15分钟之内完成目标。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今后学校的每日一餐的仙品食材午餐,足够改善他们的体质。

  总之,第一次跑步,过程比较曲折,但结果还不错。

  休息了五分钟,开始站马步。

  幼儿组五分钟,少年组十分钟,青年组二十分钟。

  这只是初步的测试,过后会慢慢加上来。

  经过唐俊他们几分钟的调整,所有人都能有模有样的看起来是是扎马步了。

  只不过幼儿组的很多小朋友,扎

  几下就坐在地上,等下又爬起来继续。

  少男足和青年组的人还比较克制,实在坚持不了了,瘫坐下去,修炼几秒后,继续!

  其中姜云家的四个小的的姿势最标准,做雕塑一般立在那里纹丝不动,羡煞很多小朋友,还有很多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