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高考(第2页)

 所以她自己宁愿吃糠咽菜,也要咬着牙供几个孩子读书。

 “妈,你谢我干啥,这还不是我们应该做的。要是没有你坚持,冯塘哪有今天。”

 这话不假。

 冯家人在村里,几乎是笑柄一样的存在,乡下日子本来就很艰难,冯家因为要供四个孩子上学,所以更难更穷,一年到头吃不到一点荤腥,衣服都是补丁摞着补丁。

 提起冯家,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就是,饭都吃不上了,还有心思上学,真是闲的。

 可是这种声音,在冯塘和他大哥毕业以后,戛然而止了。

 哥俩毕业以后都有了稳定工作,进了城,成了让人羡慕的工人。一个月好几十块钱,娶了同样吃供应粮的城市媳妇,还能往家进而寄钱贴补父母了,直到这个时候,村里人才发现冯父冯母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

 在这个年代,有这种觉悟的人可是不多的。

 “一家人不说两句话。”冯母拍了拍黄秋莹的手,“你们都不容易,我还硬朗呢,能帮一把是一把。”

 冯母不懂什么大道理,她只知道两个孩子在城市扎根不容易,他们没靠家里支援在京城安了家,还每个月给家里补贴一些钱,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现在孩子们需要她帮忙搭把手,她就得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替他们分担一些。等将来她干不动了,再说。

 黄秋莹也不再说客气话,婆婆做的她都记在心里,将来再回报就是了。

 两口子一人拿着一本书,边写边记,如同走火入魔一样 ,嘴里叨叨咕咕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冯母轻手轻脚地准备早饭,掐着时间把两个孩子叫起来,让他们洗脸刷牙。

 吃完了饭,上学的走了,上班的也走了,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在家里洗洗涮涮,虽然辛苦点,但是值得。

 像黄秋莹和冯塘这样准备参加高考的人还有很多,在东北的小乡村胜利大队,也有一群年轻人,挑灯苦读,想要去更高的学府深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