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的鲁鲁修之温柔新世界橘子洲20
山与海间的明珠(第2页)
消费型城市分很多种主要包括宫廷城市、官僚城市、军事城市、宗教城市以及一部分商业城市。
而生产型城市,是以制造业产品安身立命,用于交换食物或者投入远程贸易,而非“只进不出”,或者给外地产品充当“倒爷”。
对于这个概念莫妮卡感到十分自豪,毕竟消费生产型城市这种概念,就是由自己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城市提出的,在军校毕业论文中她提出古城邦多是是消费城市,中世纪的西欧城市是生产型城市,最终论文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按照这一框架,布列塔尼帝国时代殖民地的几乎所有城市都是典型的消费城市。殖民城市是政治控制和经济汲取的中心,但很少拥有自己的产业。城市市民由少量布列塔尼亚殖民者和大量为他们服务的日本人/印第安人贫民构成。
殖民者主要是官僚、教士、商人以及在乡间拥有产业的地主,工匠大多是混血儿,旧土著贵族和土著平民负责承担底层劳动。最重要的是,除了城市外沿的少数居民以外,大多数居民都不从事相关食物生产,只能依靠周围农村供养。
和其他殖民地日本、拉普拉塔又不同,欧系布列塔尼亚具有非常浓厚的城市传统,其殖民模式效仿古罗马,把城市当做统治中心。以传统社会的标准来看,这里的的城市化率是相当高的,十八世纪就有约15%左右。和他们不同雷顿的故乡拉普拉塔就没有这种传统,那里的主体是农村的蔗糖种植园和小城镇的金矿,城市分布于沿海,由遥居地主和原材料商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