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 章 玫瑰森林3

 正在睡觉的时候,乔希听到了房门被敲响的声音,她睡得朦朦胧胧,脑子里的神经好一阵子才搭上线——“笃”“笃”“笃”,声音停下了。她浑身触电似的从床上弹了起来——

 这是这么多天的逃命生涯带来的一种生理惯性。

 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是野兽接近的信号。

 但很快,她反应过来——她们已经到了城市,她住在旅馆里面,这里很安全,有温暖的洗澡水,舒适的床单,被子,没有到处乱爬的虫子和老鼠……

 她将心揣回肚子,闭上眼自然而然地躺了下来,突然之间又想到:

 那是谁在敲门呢?

 乔希倏然睁开眼。

 “砰”的一声巨响,门跟遭遇了十级狂风似的往墙上砸去,一个熟悉的人影收回脚,匆匆忙忙地冲她喊道:“走!”

 乔希“蹭”地一下从床上窜了起来。

 幸好他们都没有睡衣这种奢侈的装备,翻身起来套上外套就能够走。

 从起身到穿鞋出门,乔希只用了不到二十秒,她甚至都没有多问一句为什么。

 刻意压低的声音,试探性的敲门——如果不是她没有被叫醒,甚至不会有那样剧烈的撞门声出现。

 这一切都已经说明了情况。

 他们需要逃跑。

 在不惊动太多人的情况下。

 ***

 在叫醒乔希之后,章驰和她分头敲响了路雨和陆英的房门,两个小孩意外地响应很快,不到十秒,就打开了门,行李全部都在章驰身上,几个人都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很快就穿上鞋跟着来到了乔希房间的窗台——这是唯一一个跳出来能有草坪的窗口。

 后院的位置。

 2楼的层高不高,章驰让陆英率先跳下去接行李,陆英人高马大,稳稳落地,章驰丢完行李,让路雨和乔希依次往下跳。

 她背抵住窗户,从怀里掏出枪,枪口对准门口。

 旅馆老板报警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比如,察觉他们是偷渡客,又或者,战争期间,为了防止敌国间谍或者有意制造流血事件的“平民”渗透,当地的管理机关给所有留宿的旅馆下发过通知。

 至于疑点……他们这一行人身上哪里都是疑点。

 脚步声从楼梯口传来。

 章驰压低声音,急促喊了一声:“快!”

 正在窗台边犹豫的乔希总算下定决心,闭着眼往风中一坠。

 “啊呀”——

 章驰扭过头,乔希被陆英接在了怀中。

 她微微松了一口气,收起枪,纵身往窗台跃下。

 小镇主要的居民和商业区域都不一定安全——他们不能够再被举报了。章驰带着人往小镇更偏远的外围地段赶,直到走出带标识的公路,众人终于停下。

 章驰将行李放下,抬头观察地形。

 “就在这里。”她转头看向乔希,“看看有网络吗?”

 白银共和国的网络全境覆盖,免费,高速,从不掉点。

 ——根据曾经在垃圾岛查到的信息。

 但是网络的信息庞杂,准确性有待商榷。而且距离从垃圾岛离开已经过去个把月,很难说外面的世界会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就在他们抵达卡斯的时候,也没有办法想到原本以为最简单和顺利过渡的中转站会差点要了他们的命。

 世界瞬息万变。

 乔希掏出终端,眼睛在电子屏扫动,很快点了点头:“有网。”

 章驰:“查查天气预报。”

 天气显示未来几天都会放晴。

 他们安心地露宿郊外。

 为了防止警察追来,章驰又安排起了轮流守夜,她和陆英轮替,乔希自告奋勇要分担守夜任务,被章驰拒绝了。

 现在他们不需要赶路了,她和陆英可以白天补觉。

 等到天亮,章驰溜进小镇的便利店购买了矿泉水和一些干粮,小镇依然很安宁,没有警察巡街——很难说昨天晚上来的那两个警察会不会就是这个小镇所有的警力。

 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无论他们因为什么原因被举报,他们都没有唤醒太多的追捕力度。

 章驰带着食物回来,让乔希再次跟新闻社派来接应的人联系。

 乔希表示他们的人正在路上。

 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这几天没有下雨,没有下雪,道路非常畅通。

 章驰将食物分发给所有人,靠在树边开始睡觉。

 她太疲劳了。

 睁开眼,已经是下午了。

 众人都没有离开这棵树,画地为牢,陆英仍在睡觉,路雨和乔希正在下棋——树边上的植被被掀掉了一块,裸露的土面被划了纵横交错的格子,路边的果实种子被当做了棋子。

 终端的电量不算健康,他们在野外没有充电的设备,除了联系新闻社的人,乔希已经不唤醒终端了,

 他们现在要跟无聊抗争。

 章驰一动不动地坐在树下看着棋盘,微凉的风吹到她的眼皮,她的大脑联动般地跟着激灵了一下。

 安德鲁的电脑最终会交给新闻社的人带走。

 ——她没有办法在车上查东西。乔希始终是官方的人。

 她要避开官方。

 作为一个从奥天帝国被抓进垃圾岛的罪犯。

 章驰从背包里翻出电脑,点进浏览器,输入“安新市”+“北区”。

 确认搜索。

 浏览器跳出来的前排搜索结果全是社会新闻。

 “义肢安装失败,赛博精神病扫射北区地下诊所——现场三死六伤。”

 “北区有多排外?记者暗访‘城市下水道’被打至三十六处骨折。”

 “全年犯罪率对比——北区竟比三金市还略胜一筹?”

 “文明的耻辱——北区下水道,人类到底要堕落到什么地步?”

 “受北区拉低各项指标影响,安新市再度落选宜居城市。”

 ……

 章驰粗略看了看,都是实时新闻。对于北区的报道挺多,但图片记录不太多,主要原因大概跟“记者暗访被打”那一条新闻里面记录的差不多——

 北区非常排外,这里的人嗅觉非常敏锐,很少将街区和生活图片上传到网上,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整个区域的安全——这里有许多见不得光的生意,居民对于拍照这件事非常敏感,在街上掏出终端拍照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仇家找上门。

 毕竟仇家也会上网。

 还会特别关注“你”的社交平台。

 由于北区既混乱又神秘,北区探险已经成为了南区一些记者和博主的素材库之一,当然,运气不好,像这个记者这样被打都算是幸运的。

 有的人进去北区之后就再没回来过。

 北区非常不宜居,这里没有空轨也没有执法悬浮车——这里根本没有浪费警力的必要。空轨的造价非常高昂,依靠北区的中低收入人群,运营100年都不一定能回收成本,更何况……

 官方似乎不太希望北区和南区连通。

 北区的人群非常混乱,官方的管控力度非常弱,为了防止北区的人流窜到这个国家权力和经济的中心——南区,南区的巡逻警察会定期上街抽验路人的身份证明。

 只有拥有南区身份证明的人才可以留在南区,任何其他区域和城市这是为了保护“首府”的安全,如果被查验到没有合法的居留身份,南区的警察有权力不经过审判直接将人抓进监狱。

 但仍然有很多北区人每日往返南区。

 他们大多从事底端行业——在南区,这些行业的薪资水平没有任何吸引力。这些人的数量不少,但每年都有变化——基于他们每年的体检结果,南区的雇主会决定是否继续跟他们续签。

 南区不允许“血清”上瘾者、赛博精神病、携带传染疾病的人来往南区。

 如果体检结果出了问题,这些人就会被赶回北区,留下职业污点,永久不能进入南区。

 章驰捏了捏下巴。

 从这些检索结果来看,北区似乎并不需要身份证明——新闻里面这里到处都是“不法分子”,南区的巡逻警察经常查到没有任何身份证明,潜入南区来碰运气的北区小偷。

 但来往南区需要身份证明。

 在进入至生科技大厦之前,她至少要进行踩点。

 她不可能只进入一次——如果被巡逻警抓进监狱,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放出来。

 炸弹等不了那么久。

 她没有基本的公民身份,也不可能在南区找到雇主担保。

 她必须造假。

 一个稳定的、能够骗过巡逻警的伪造身份证明。

 不知道黑客能不能办到。

 奇良……

 章驰叹了一口气。

 奇良不在。

 但这个世上还有其他黑客。

 章驰按住眉心,她闭上眼,在脑海里将所有的内容进行整理。

 首先,她需要让新闻社的车载她在北区下车。

 其次……

 算了,到了再说。

 章驰还想再查一下白银共和国的法律,抬起头看到电脑屏幕左上角显示电量告急,赶紧将浏览器的所有搜索记录删除,她关上电脑,过了一会儿,还觉得不太保险,打开电脑,把浏览器一并卸载了。

 在野外度过的第二晚依然风平浪静。

 抵达百密镇第三天下午三点左右,乔希接到了电话,挂完电话,她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们来了!”

 ***

 新闻社一共来了三个人,一个斯文点的,身材很瘦,大概三十岁上下,叫阿姆,一个个子很高,指腹有常年握枪的茧子,眼神凶狠又警惕——章驰判断也许是个保镖或者军人什么的,还有一个五十岁年纪,脸被晒伤严重的司机,

 他们两个都没有介绍自己的姓名,章驰不知道他们叫什么。

 新闻社派来的是一辆大型suv,这辆suv开了两天一夜,一刻都没有停歇,开车虽然没有诸如飞机、私人旅飞器快,但非常隐蔽,方便藏东西,且不需要面临过多的安检,也不会在来到这个小镇时引起轰动——

 私人旅飞器过于高调了。

 乔希没有在电话里说明自己到底掌握了什么材料,新闻社派来的人也具备了足够的敏感度——她提到自己是从卡斯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