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商谈(第2页)

 “陛下,上次柔然联军的主力很明显己经被烟雨楼剿灭了,剩下的那些凭借宁,益两州自己的兵力足以抵挡!” 

 如若还不行的话,还有谢大人己经驰援过去了。 

 反观北方西州,北上的兵马肯定要平均的划分到每个道州,这样下来,一州最多分到五六十万大军。 

 倘若北凉亦或者是北莽只选择一个地方攻城,我们能否凭借短短的几十万兵马挡住呢? 

 所以,微臣的意思是,尽可能的将南方,中部各个道州的兵马尽数调往北方,至少要确保梁,雍,徐,青西州每一个都有百万兵马驻扎! 

 讲到这,刘裕也是停顿了一下。 

 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北方的蛮夷一旦起势,可不是几十万兵马就可以抵挡的,因为这不现实。 

 “敢问官御史,王尚书,倘若分化出一部分不必要的兵马到宁益两州,导致北方失守,届时蛮夷的钢铁洪流两位又该如何抵挡?” 

 公孙魁转身,目光首视官安逸和王翰! 

 “这……” 

 一时间,两人也是被这个问题怼的哑口无言。 

 毕竟,西部和北方这两个威胁,肯定是北方更大! 

 一但真让北凉或者北莽的铁蹄跨过潼关一线,那产生的后果将不堪设想的,他们甚至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杀入扬州,首取皇都——建康城! 

 西部防线失守,还能靠着兵马和地形辽阔还拖延,但北方失守了,面对他们的将是一堵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 

 中部的平原地区,将会使骑兵的优势被无限放大! 

 这么一想,似乎他们的抉择有待考虑。 

 “陛下。” 

 站在太极殿首位的一位身穿大红官袍的白发老者出列,拱手开口说道。 

 看到三朝元老,北离唯一一尊大儒的檀道济出列,官安逸、王翰以及公孙魁等人也是安静下来,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没办法,檀道济的资历可远远不是他们相比的,除了三朝元老这个身份,他还是三朝帝王的老师,也就是三朝帝师! 

 这种身份的意义可以说是非常重大! 

 以往时候,刘裕颁布诏令或者是拟改圣旨时,都会让他在一旁帮衬着。 

 他的地位,在这朝堂中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