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考生们懵了(第2页)

 赵兴用了午饭,就回房间睡午觉去了。

 一直睡到申时正后才醒,洗了把脸,便在顾廷烨的陪同下,四处闲逛了起来。

 看着狭小考舍里奋笔疾书的学子们,赵兴也没有打扰。

 时间飞逝,转眼六天过去,诗赋题也考完了。

 明天就是最后的策论题了。

 “仲怀,你说他们明日看了考题,会不会骂孤?”赵兴笑道。

 顾廷烨脸色有些古怪,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科举已经开始了,考题自然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这几日赵兴闲着无聊,把考题告诉他,还让他写了一篇文章。

 刚得知考题的时候,顾廷烨也愣了许久,有种狗咬王八,无处下口的感觉。

 反正要是他是参考的考生,看到考题后,肯定会在心里问候出题的人。

 当然了,这些肯定不能说出来。

 “时间不早了,孤回去睡觉了。”赵兴也没为难顾廷烨,打了个哈欠说道。

 说实话,古代科举有点太磨人了,他监考了几天都有些受不了了。

 而那些考生,在狭窄的考舍里,没有活动空间不说,连话都不能说,真不知道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赵兴还在考生中看到许多头发胡须银白的老者。

 此时赵兴总算明白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了。

 这些老者要是考中,估计不会比范进好多少。

 这几日有不少人病了,好在没有死人。

 会试一旦开始,贡院大门不到结束,除非有圣旨,否则不得打开。

 要是生病了,只能熬到科举结束,熬不到只能等死了。

 这样的艰苦环境,还真应了海文优之前说的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了。

 那些考了几十年的人,突然考中,不疯才怪。

 摇了摇头,抛开这些杂念,赵兴很快就睡着了。

 科举虽然有很多诟病的地方,但却是给天下平民子弟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没有科举前,平民子弟几乎永远没有做官的机会。

 几乎都被世家给垄断了。

 所谓的寒门子弟,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平民子弟



 寒门子弟是落魄的世家,才有资格称寒门。

 有个词语叫诗书传家,平民子弟想要读书,呵呵…

 ……

 会试第六天傍晚,就收了答卷,第七日早上才会发下策论题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