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开封府

 因此即便他看到一些人的文章隐隐有提议变法的意思,他也没觉得这些人就是真心实意想变法。

 世上从来不缺聪明人,谁知道这些人的文章是不是刻意为之。

 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支持他的人中很多都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更何况这些还未入仕的学子。

 不过赵兴也没有全盘否定,反正这次科举选拔的人才,按照父皇的意思,可以由他随意安排选用。

 当然了,也要符合规矩。

 一般来说,新科进士授官,最高的状元也就从六品的翰林修撰罢了。

 其余人中少数七品,其余的都是八九品罢了。

 不过对于赵兴来说已经够用了。

 两百多份答卷,哪怕他只看策论文章,没有一两天时间也看不完。

 赵兴一上午,也就随意抽看了几十份罢了。

 “就按照你们选定的揭糊名登榜吧。”赵兴吩咐道。

 “是!”海文优应道。

 中午,赵兴就在这边用的饭,午饭过后休息了一阵,海文优就把揭开糊名后的名册送了过来。

 赵兴看了下,一甲共有二十五人,二甲五十二人,剩下的全是三甲。

 不过,这只是会试名次,最终名次还得看殿试结果。

 大宋一甲和明清时候不同,明清时一甲只有三人。

 但是在大宋,一甲一般都在十几二十几人之间,只有前二名会被授予状元榜眼之称。

 而探花看的是长相,会在一甲中挑选长的最美的。

 没错,就是最美的。

 古代夸男子长的好看,也是用美,不然也就没有美男子的说法了。

 当年盛家老太爷就是探花郎,不然也不会引得盛老太太一见钟情,不顾父母反对,坚持要嫁给盛老太爷了。

 扯远了,赵兴在榜单第九名看到了盛长柏的名字。

 而齐衡则排在二甲二十六名。

 赵兴不记得盛长柏原来排多少了,不过一甲第九哪怕是会试的排名,也非常高了。

 至于齐衡,原剧中压根没考中。

 对于两人的表现,赵兴很是满意。

 虽说他可以操作一下,但两人能凭真才实学考中,自然是最好的。

 “就按这个,上报父皇吧。孤就先走了。”赵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