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夏的目的

 或许将来,自己推行变法失败,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也是眼高手低,能力平庸。

 “殿下。”

 张桂芬虽然不知道赵兴在想什么,却能够感受到赵兴情绪的变化。

 见赵兴连喝了几杯,在他再次端起酒杯的时候,按住了赵兴的手。

 “孤没事。”赵兴见张桂芬面带担忧,微微一笑。

 几杯酒下肚,赵兴心里烦闷稍减。

 管他将来史书如何评价,变法能成最好,解决大宋积弊,那时候儿子也差不多大了,把皇位都给他,自己享受去。

 要是变法不成功,大不了当个昏君,也不枉来这个世上走这一遭。

 自己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想明白这些,赵兴感觉这些年积累的压力,一扫全空,脸色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

 张桂芬不知道赵兴内心的变化,看到赵兴脸上的笑容,也放下心来。

 宴席并没有谈论西夏出使的目的,也没谈论是否和亲。

 只是吃吃喝喝,听曲赏舞。

 进行了两个使臣才结束。

 次日,官家在大庆殿正式召见西夏使臣,西夏长公主并没有出席。

 大庆殿,文武百官整齐站立,赵兴站在文官队列最前面。

 “传夏国使臣觐见!”

 司殿太监唱和,不一会,西夏四个使臣走进了大殿。

 “外臣拜见大宋皇帝陛下!”四人齐身行礼道。

 “免礼。”官家摆手道:“朕听说夏皇有事想和朕商议,才谴使过来,不知夏皇有何事?”

 平常私底下称呼夏王还行,西夏使臣面前,自然不能这么称呼。

 不然就是否定西夏为一国,这一点西夏是无论如何都忍受不了的。

 “禀大宋皇帝陛下,吾皇有意和大宋开通互市,繁荣两国,互通有无。”

 西夏使臣中的主使名为苏文昌,也是汉人。

 不过苏文昌并不是从大宋投靠过去的汉人,祖上在唐朝时期,就在西夏治下。

 西夏小皇帝夺权后,就在西夏内部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完善中央集权。

 而苏文昌就是西夏的礼部尚书。

 听到苏文昌说要开通两国互市,官家眉头微皱。

 不仅是官家,文臣中许多人都是如此。

 前面就说过,汉人瞧不起周边国家,视作蛮夷。

 在他们看来中原王朝地大物博,蛮夷能有什么好东西?

 大宋并不愿意和辽夏互市,一来是觉着辽夏没有什么大宋需要的,另一方面也是对辽夏的封锁。

 辽夏知道封锁马匹,限制马匹流入大宋,大宋自然也知道封锁,不让一些辽夏需要的东西流入辽夏。

 宋辽互市都是当年檀渊之盟,辽国提出的和谈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