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3页)

 去温泉别院小住几日,也因为女儿的出生被取消了。

 就这样过了几日,转眼上元节便过去了。

 上元节过后,朝廷各个官衙正式开衙办公,结束了漫长的假期。

 正月十六,新年第一个早朝,赵兴早早起床,乘坐马车前往了皇宫。

 这天的早朝上,吏部尚书胡中言遭许多人弹劾。

 弹劾的官员多达二十多人。

 这些人都不是言官,没有风闻奏事之权。

 因此他们弹劾的理由是胡中言的弟弟阻碍土地。

 常言道,长兄如父。

 胡中言的父亲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去逝了,他作为兄长,又是吏部尚书,未能尽到教育之责,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种借口在古代也是成立的,算不上莫须有。

 古代律法从来不讲究什么一人做事一人当。

 同宗同族的官员若是犯错,其余为官的多少都会受到牵连。

 像原剧中,盛长枫和几个公子哥在樊楼吃酒时胡言乱语,官家就没有找他们,而是直接找他们父亲问罪。

 正是因为如此古代才如此看重宗族、师生、姻亲的关系。

 因为大家相互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要相互帮衬。

 胡中言身为吏部尚书,位高权重,这种弹劾自然动摇不了他。

 都不用他开口,就有许多官员出来为他辩解,朝堂上就吵成了一团。

 最后还是官家开口才阻止了争吵。

 早朝结束后,官家把赵兴叫到龙图阁,打发走宫女太监,没好气道:“朕以为你联络了一些官员,是有什么依仗,因此朕也没有阻拦。弄了半天你就折腾出这点动静来?”

 赵兴宴请官员,让那些人弹劾胡中言的事,官家自然也知道。

 官家对于胡中言也十分不满。

 江宁府就是金陵。

 在此之前是南唐国都,十分繁荣。

 虽然并不是江南经济最繁华的地方,地位却十分特殊。

 清量田亩是他下达的旨意,胡中言的弟弟担任江宁府府尹,却给海文优添堵。

 被海文优拿下后,胡中言又串联许多官员弹劾海文优,官家岂能不气。

 因此对于赵兴所做之事,他是持默许态度的。

 本想任由赵兴折腾,结果赵兴雷声大雨点小,光凭这点事,他也不好对胡中言怎么样。

 皇帝也不是为所欲为的,吏部尚书位高权重,没有正当理由,不能轻动。

 “父皇,胡中言可是吏部尚书,为人又谨

慎的很,儿臣根本拿不到他的把柄。”赵兴无奈道。

 自从余相公和海文优主持清查土地开始,各地的官员给他们添堵的不少。

 但是那些官员做的都比较隐晦,唯有胡中言的弟弟很是嚣张,就差没有公然不配合了。

 海文优在江南进展不顺,和此人有很大关系。

 海文优迫不得已,只能以其不配合为由,暂时将其革职。

 胡中言得知弟弟被革职后,在他的指使下,许多官员弹劾海文优滥用职权。

 一府府尹,可是封疆大吏,即便海文优有官家赋予的权利,也不能不经请示,就罢免一个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