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 父皇的真正用意


 赵兴闻言沉吟了一会,说道:“儿臣觉得很严重,舅舅他是儿臣的亲舅舅,却在地方上鱼肉百姓…”

 赵兴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惊讶的看着父皇说道:“父皇调舅舅来汴京,难道就是为了避免舅舅他为祸一方?”

 父皇显然对朱世全所做之事都一清二楚。

 但还是把他调到了汴京来,给予高位。

 朱世全来了汴京,虽然位高了,但是权利却不重。

 谏议大夫是正四品不假,但是谏院的工作就是风闻奏事和规劝官家的过错。

 若是论工作性质来说,天下任何事他们都能弹劾,连官家的一些决定,他们也能站出来反对。

 然而他们却没有调查审查的权利。

 朱世全来到汴京后,要想捞钱,只能通过别人送礼,或者就是抓到一些官员把柄以此做威胁。

 这两者虽然也严重,但是相比较鱼肉百姓来说,反倒是要轻不少。

 这个轻并不是说事情轻,而是造成的影响轻。

 朱世全在地方鱼肉百姓,时间久了,消息必然会传开。

 到时候无疑会给赵兴和皇室抹黑,毕竟在百姓眼里,他是皇子的舅舅,属于外戚。

 到了汴京他哪怕胡作非为,普通百姓也很难得知,真要出什么事也好遮掩。

 也就是说父皇调他来汴京,是在保护他。

 这个猜测很荒谬,但是根据父皇的表现来看,赵兴觉得很有可能。

 “你只说对了一半,大宋宗室众多,等你将来做了皇帝,你的那些嫔妃都是外戚。宗室也好,外戚也罢,仗着身份为非作歹的多了去了,以后有你头疼的。”官家说道。

 赵兴闻言一怔,父皇是想借着这件事考验他?

 官家却没有解释的意思,笑道:“朕还有许多奏折要处理,你先回去吧,告诉你母后,晚上不用等朕用饭了。”

 赵兴闻言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心中的疑惑,起身行礼道:“父皇也要保重龙体,注意休息,别太操劳,儿臣先告退了。”

 “嗯。”官家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去吧。”

 ……

 赵兴回仁明宫的路上,还一直思考着父皇的话。

 很快他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有些想岔了。

 这并不是一个考验,要是父皇有几个儿子,考验他还正常。

 可是父皇就他一个儿子,考验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