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ESR结题,便携移动存储器的曙光(4k)(第2页)

 过了晚饭时间,望眼欲穿的池总工才等到了高振东,不过他还是压制住了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先吃饭先吃饭。

 “就这一手,就有引进价值了。”

 这个时候,一位一直没有怎么参与讨论,而是一直盯着电压表和电流表,时不时往本子上记点什么算点什么的专家,大叫一声。

 京城第三轧钢厂的esr工艺改进研究,具有耗电省,工艺控制优秀,产品一致性好,重复性高,污染大幅降低,同时在已有esr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成品质量。

 所以这个项目的成功,大家的成就感更足。

 “现在?快下班了啊,我现在过来影响你们休息。”

 完整走过全程的人和没走过的人,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自信心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几名专家对视一眼。

 当然,首功当仁不让,还是高振东,如果不是他提供了总体原理、各子系统原始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详细设计、渣系设计、答疑解惑等,这个项目想搞出来那是不太可能。

 “不影响不影响,都是为了工作嘛。”

 其滑动结晶、递减功率控制、工作电参数自动控制、四元/五元低氟渣系等改进和优化项目,设计思想先进,优化效果明显。

 “做好了做好了,要不你现在过来看看?验收一下嘛。”

 放下电话,池总工心里不爽:“这第三轧钢厂太抠门了,都舍不得在高主任办公室装个电话。”

 “金相组织没问题,重熔前后韧性强度有明显提高,各向同性也很好。”

 撇开套话,总的来说就几条核心。

 他高兴的不只是这个科研课题的成功,而是这证明,第三轧钢厂以集体的形式,正式走完了一个科研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这对第三轧钢厂来说,意义比esr改进本身还重大。

 如果以前的项目只能证明高振东一个人的优秀的话,那esr改进成功,就证明了第三轧钢厂初步具备了创新的能力和条件。

 与此同时,验收通过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由在现场的十七机部工作人员传回了十七机部,领导嘱咐了有结果第一时间通知他。

 综上,京城第三轧钢厂的esr工艺优化改进研究项目,验收通过,圆满结题!

 当专家组在签字完毕,最终宣读这一验收结果的时候,现场一片欢腾。

 “诶?真的这么低。”

 这也算是传统庆祝方式之一了。

 没办法,钢锭冷却需要时间,俗称烫手。

 他马上往高振东厂里打了个电话:“请转达高振东主任,他送来的图纸,我们已经加工好了,请他尽快过来验收一下。”

 一说“磁”字儿,历、池二人恍然大悟,磁鼓、磁芯,这些是干嘛的,记录数据的啊!

 池总问道:“高主任,这个是用来存数据的?这么小?这么轻便?”

 吃饭的空当,他们也和esr课题组的人交流了不少,越听越是觉得第三轧钢厂这次esr工艺改进做得妙。

 脑子快的,已经开始在考虑引进工艺的事情了。

 到了下午,所有试验数据都加急送了过来,看着这些数据,各位专家都感到,这次这个验收,稳了。

 类似例子,很多。

 高振东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快下班了,其实他心里也痒痒,录音机有了,读写驱动程序也写好了,就差模数转换设备了。

 虽然这次为了节约时间,已经是用的小直径结晶器,熔炼长度也不长,但是冷却还是要时间的。

 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各位专家神情兴奋,讨论了很久,最终,给出了验收意见。

 “.”

 好不容易高振东被激动的人们放下来,才与这些指挥们会合,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

 “就凭这个耗电量,哪怕有一些其他问题,这个项目都算成功,有应用前景。”

 “年轻人?我打听了,这位高总师的成果光是亲自主持的、能公开说的东西,就能吓你一跳,一般人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做出来一个。”

 “据他们的总师高振东同志说,下一步可以考虑连铸。”现在厂里已经毫不避讳的称呼高振东为总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