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会说话的肘子

95、去与留



    亥时。人定归本,早安眠。

    然而某个不起眼的小小窑厂里无人睡觉,军匠们连夜堆窑,陈迹与梁猫儿推着巨大的石碾子,世子与刘曲星、佘登科一起将生料筛细。

    连小和尚都撸起袖子干活,不停搬来新的生料。

    唯有梁狗儿翘着二郎腿,草帽一盖,谁也不爱。

    世子蹲在石碾旁,用布条遮住口鼻,瓮声瓮气问道:“陈迹,咱们干成这事,真的能青史留名?”

    陈迹笑道:“能。”

    世子再问:“留个什么样的名?”

    陈迹答道:“嘉宁三十一年秋,朱云溪,朱白鲤,陈迹,佘登科,刘曲星,小和尚,梁猫儿所制作水泥遗泽万世。水泥乃颠覆时代之产物,不消百年,家家户户盖屋盖房都不再用黄泥和糯米砂浆,而是用我们的水泥。

    哪怕后世史书将福王、安王,齐王都忘记了,也不会忘记我们。”

    世子眼中闪亮:“干活干活。”

    正当此时,一驾马车停在窑厂门口。

    众人望去,只见姚老头被车夫搀扶着慢悠悠下了车。

    手里还拎着两根竹条————刘曲星,佘登科面色一变:坏了,晚上不回去的事没跟师傅说,师父来揍我们了。

    两人齐齐看向世子:“世子,救命啊。师父看你面子,一定不会下死手的。”

    世子苦涩道:“我在姚太医那里,哪有什么面子。”

    姚太医远远便嗤笑道:“世子倒还有些自知之明。”

    刘曲星主动凑到姚老头面前,谄笑着说道:“师父,拎着两根竹条累了吧,我帮您拎会儿。”

    可他才刚伸出手,手背上便挨了一竹条。

    姚老头语气寡淡道:“我记得上一次因为夜不归宿揍你们,也就前几天的事,我到底是老了,力气小小了。抽你们一顿都长不了记性了。”

    刘曲星眼珠一转,赶忙岔开话题:“师父,今天陈迹父亲来了窑厂,说已经与您商议过,要送他去东林书院,不用再在咱们医馆当学徒了。”

    “哦?”

    姚老头缓缓看向石碾子旁的陈迹:“这是好事啊,你怎么没跟你父亲走,反而在这里推石碾子干粗活?”

    “师父,我想留在太平医馆。”

    姚老头乐了:“陈家那锦衣玉食都不要了,没苦硬吃?我已经答应陈大人了,你快回陈府吧。”

    陈迹平静道:“我不相信您答应他了。”

    姚老头挑挑眉毛:“你父亲今天来医馆,客客气气送上八样礼,其中还有十枚银铤,一把银戒尺。我为什么不答应?别搞得你像什么宝贝似的。我巴不得你早早回家,少在医馆气我。”

    “世子贵为靖王之后,如今靖王勤政,颇受百姓爱戴,还望世子收起贪玩之心,能好好修身养性,莫要辜负了靖王府的声望。”

    刘曲星趁机给姚老头搬来一张椅子。

    扶着自家师傅坐下:“师父,陈大人今天来时,陈迹已经义正言辞的拒绝了他。您消消气,他不想回陈府,还不是为了与您的师徒情谊嘛。”

    {display:none;fons-size:0px;text-indent:-9999px;}

    姚老头沉默片刻,转头看向刘曲星:“马车里有些吃食,有驴肉火烧和糖蒜,去取来分一分。年轻人饥一顿饱一顿的不知轻重。待你们老了便会明白,有个好身体才最重要。”

    刘曲星眼睛一亮,眼中差点流出感动的泪水来:”还是师傅你心疼我们。“

    世子也起身拱手回礼:“多谢提醒,我们先不打扰各位入帘了,告辞。”

    傍晚时分,他们脑子一热回了窑厂,连饭都没吃,要不是军匠大哥们分了一点饼子,他们这会儿恐怕还在饿肚子。

    众人奔向马车,陈迹却驻足没动。

    夜色下的少年与老者遥遥对望。

    山君与山君。

    如旧时代与新时代的彼此凝视。

    这位师傅嘴上刻薄,却带来了一车的食物。

    姚老头沉默片刻,忽然开口说道:“回去吧,回陈府去。”

    陈迹诧异,“为什么?”

    说罢,他重新坐下,面色平静的抖动缰绳,牛车缓缓离去。

    姚老头抬头看着夜空,慢慢道:“陈府门第是别人几世也高攀不起的,回去对你有好处,不管你是继续钻研医术也好,还是去东林书院筹谋科举也罢,总比待在我这小小的太平医馆强。山君门径我已没什么好教的了,你不需要留在我身边。”

    陈迹一怔,他没想到,自己这位师傅苦思一天,最终连夜赶过来却不是为了留下自己,而是要劝自己离开。

    他知道,姚老头一开始一定是拒绝了陈礼钦的。

    但姚老头左思右想了整整一天,不知经历了多少心思变化,还是为陈迹选择了一条更平坦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