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页)

 果不?其然,第一个同?行干了三?天就不?干了,照旧做回自?己?的卖饼老本行。

 第二个同?行则是近期冒出来的,这人倒是谨慎许多,说?不?定还偷偷买过元棠的土豆泥尝过味道,仿出来的味道有七八分,卖的更是便宜,一勺子四毛,两勺子的话?卖六毛。

 看到这个,元棠来了精神。

 来了,来了,久违的内卷价格战!

 元棠立刻启动了预案,她买了点肉沫回来,肉沫炖的汤汁里勾芡,再买了些酸豆角切成丁,她不?降价,还是五毛一勺,八毛两勺。但加的肉沫已经等同?于变相降价。

 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加了肉的土豆泥卖的比原来还好。

 那第二个同?行虽然生意还过得去,却?也疑惑为什么会这样。

 元棠倒是看的明白,因为这时?候很多学生还有一种朴素的算账心态,那就是这玩意儿再好吃,它也就是个土豆,光为了口味买单,那是后来物质条件已经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的普遍心态。这时?候的人们?普遍心理想的是,那玩意儿它再好吃也就是个土豆,又不?是肉,不?是肉你敢卖五毛?那我买了不?就是个傻子?

 元棠加上肉之后,就不?一样了。加了肉的东西?卖五毛,情有可原嘛不?是,肉就是贵一点!

 元棠算了笔账,加肉让她每天少?挣了一块钱,但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另外一家虽然生意一般,但也坚持了下来,于是学生们?都?知道门?口有两家土豆泥,一家是加肉的,五毛,一家没有肉的四毛。

 如此这般过去一个月,元棠算了下收入,开学将近两个月,她赚了将近两百,但光是买衣服被褥表和一些杂七杂八,她又花了六七十,现在的存款是一百三?十五块二。

 至于她的成绩,在开学的四百五十多名之后,维持着每次月考前进几十名的速度,现在堪堪迈进了四百名的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