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赵雅:陈九四你这计策也太厉害了(第3页)

 这个小弟一句话,顿时让周围红着眼睛的乡亲激动了,竟然有人响应:“是啊,他陈九四有饭吃,咱们凭什么没饭吃,兄弟们跟我冲!”

 一群人竟然准备去冲击陈解的渔帮总舵。

 另一个丐帮弟子心想,你小子是她妈疯了,他直接从一旁的窗户,跳窗户离开。

 那个丐帮小弟见他如此,嘴角忍不住冷笑,无能之辈,紧跟着高喊:“走,跟我去渔帮总舵杀啊!”

 说着一群人直接冲出了房门。

 而此时,早就守候在外面陈旺,本来是不准备管这些破事的,毕竟帮主只是让他来看着别出乱子,要是有人要砸铺子就让他们砸。

 可是这时听到这个狂妄的家伙竟然喊着要冲击渔帮总舵,他顿时坐不住了。

 真是胆大妄为。

 想着他直接带人冲了出来,看到那个领头乃是的丐帮小弟,一挥手,一群训练有素的弟子直接就把这厮抓住了。

 周围的百姓直接就被这些人吓傻了,愣在原地,动弹不得。

 陈旺这时直接来到了那个丐帮小弟身前,冷笑道:“你她妈的吃了熊心豹子胆了,还敢冲击渔帮总舵。”

 “啊,爷爷,我错了,饶我一条命,饶我一条命!”

 那丐帮小弟跪在地上拼命的磕头,陈旺见状冷笑道

:“你去找阎王爷饶命吧。”

 一声喊出,紧跟着一刀直接就砍了这丐帮小弟的脑袋,陈旺满脸是血,抓住丐帮小弟的脑袋道:“你们这群王八蛋,我们渔帮给你们买平价粮,你们反倒冲击我们渔帮,南城的那几家店铺,一粒粮食没卖给你们,你们怎么不冲他们的店铺,真是狗咬吕洞宾,我告诉你们谁再敢来我渔帮捣乱,杀无赦!”

 在鲜血的衬托下,百姓们都吓得浑身一个激灵,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面前站的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而是渔帮。

 人家陈九四掌管渔帮之后,是与人为善,可是你不能因为他善,就觉得他好欺负啊。

 人家渔帮有菩萨心肠,也有屠魔的手段啊!

 想到这里,百姓们鸦雀无声,然后慢慢后退,离开。

 不过离开后却带出了一条十分有用的消息,那就是渔帮真的没粮食了,整个安泰粮铺,一粒粮食也找不到了。

 得到这个消息,顿时整个沔水都沸腾了。

 耶律等人弹冠相庆,接下来只要等着黑市涨价就可以了,现在没有陈九四扛价,这黑市的粮价定然是一日一个价格。

 想到这里,众人立刻开始安排自己的运粮渠道开始往沔水运粮。

 准备大捞一笔啊。

 这一次他们可要赚的盆满钵满了。

 而粮商代表沈爷这时也在听自己的属下汇报:“沈爷,里面真的一粒粮食也没有了,咱们要发财了。”

 沈爷闻言:“你可看仔细了。”

 属下道:“属下看的十分仔细,绝对不会有错的,里面真的一粒粮食也没有,而且看渔帮这样子,应该是真的被烧了粮食,气急败坏了。”

 “沈爷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一定要抓住了。”

 听了这话,沈爷道:“好,太好了,哈哈哈,立刻飞鸽传书给三爷,就说沔水时机已经成熟,可以来撒网了。”

 “是。”

 ……

 扑啦啦……

 沔水河畔,凉亭小榭,素手烹茶,美女抚琴。

 一个身上穿着沈字衣服的家丁接住了空中飞来的一只信鸽,看着信鸽腿上的竹筒,解了下来,然后直奔凉亭而去。

 这时就见一个长相普通的青年,依靠在凉亭的围栏之上,一旁的美女给他倒了杯茶,他饮了一口,看着红彤彤的夕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了青年的话,旁边的美女齐齐拍手道:“三爷好诗。”

 青年道:“这可不是我作的,而是唐李商隐的。”

 美女们道:“我们可不知道李商隐,只知道此诗从三爷嘴里而出,便是三爷所作。”

 青年人没说什么,这时就见不远处的家丁来报:“三爷,沔水急报。”

 青年拿过竹筒看了一眼,目光微凝道:“呵呵,有趣,二十万石粮食竟然被付之一炬,真是有趣。”

 听了这话,那伙计道:“三爷,您觉得此事有诈?”

 青年眯缝着眼睛道:“不知啊。”

 那伙计道:“那三爷,这笔钱咱们赚不赚?”

 青年道:“哪有钱不赚的道理,不过这事看着蹊跷啊,但是却有商机,嗯,你去把苏州商会的人叫来,有大生意。”

 青年道:“三爷,这买卖咱们一家就能独吞,叫上他们干什么?”

 青年道:“呵呵……这沔水县咱们要是想吃下,咱们最少投入六成粮食在里面,若是有变故风险太大,所以拉上苏州商会的人,这样平摊风险,我有赚不赔。”

 听了这话,伙计道:“那咱们赚的也少了。”

 青年道:“阿昌啊,你跟我也有五六年了吧?”

 阿昌道:“是,三爷您还只有一艘小船的时候,属下就跟着三爷了。”

 青年道:“是啊,当年我也是乞儿出身,后来一步步,才有了今日的产业,当年咱们本小,所以要图暴利,风险越大,利益越大,所以咱们那时候可以冒险,可是现在咱们产业大了,就要求稳了。”

 “这卖粮食本就是暴利,所以咱们就不用压上身价,赌一把富贵,这种时候拉人越多,咱们损失越小,风险越小,只要能稳赚不赔,便是好买卖。”

 青年说起了生意经,阿昌摸了摸头发道:“三爷我也听不懂,我现在去叫人吧。”

 “去吧。”

 青年挥手,紧跟着闭上眼睛,等待阿昌的消息,很快阿昌回答道:“苏州商会的人都

等三爷呢。”

 青年道:“嗯,这就去。”

 阿昌跟在青年后面道:“还是三爷威风,一听三爷有买卖,他们都迫不及待而来。”

 青年道:“不是我威风,而是钱威风。”

 说完这话,青年抬头道:“这世界,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阿昌听了这话道:“爷说的是。”

 青年没说话,只是往前走,一路走来,他倒是看清了世间冷暖。

 他姓沈,名富,字仲荣,家中排行老三。

 祖籍乌程县,后来家道中落,流落苏州,看尽人间白眼,受够了人情冷暖。

 但是凭借他的聪明头脑,最后还是从无到有,短短三年,他就从街边的乞丐,成了苏州首富。

 外人喝号:万山居士,后来人叫的时间长了,就变成了:【沈万三】

 另外由于他实在是太能挣钱了,导致很多人不理解他的挣钱速度,因此直接就给他编了一个传说,说他手里有个聚宝盆。

 不过明显这就是无稽之谈。

 他可没有什么聚宝盆。

 他经商凭借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头脑。

 很快他就出现在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客厅之中,这时客厅之内聚集的全是商人,这些都是苏州商会的人。

 这一次湖北发生洪涝灾害,他们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然后从苏杭一地筹集粮食,沿着长江,一路而上,来到了湖北,目的就是要借这粮食在湖北大赚一笔。

 而沈万三就是苏州商会的副会长,这次召集他们前来,全都是闻声而来,准备大赚一笔。

 沈万三走进了客厅,紧跟着一抱拳道:“各位。”

 苏州商会的众人看到沈万三也是抱拳道:“万三贤弟。”

 沈万三是整个商会中年龄最小的,因此被人称为贤弟。

 这时沈万三道:“坐,坐。”

 众人落座,沈万三道:“今日招各位前来是有一桩挣钱的大买卖,各位请看。”

 沈万三开门见山,紧跟着立刻让人传阅今日从沔水来的信。

 众人一愣,齐齐看了过去,紧跟着一个个顿时瞪大了眼睛道:“啊,这,万三兄,这可是一个发财的机会啊!”

 沈万三道:“我也是这般认为的,不过我沈万三想来,挣钱大家一起挣,我估算了一下,这沔水县最起码需要粮食三十万石。”

 “而他们本地目前只有大约六七万石的储备粮,咱们多算他们一些,算他们十万石,那还有二十万石的缺口。”

 “而这还是最低的耗费粮食数量,要知道这沔水县内还有士绅,这些土豪可不会满足于一日只喝一碗粥,所以他们一人耗费粮食的量,可能顶七八个人,因此我粗略估算,四十万石,沔水县肯定吃得下。”

 “而且能卖出最少五十文的高价,各位你们觉得如何?”

 听了沈万三的话,众人对视激动道:“万三贤弟,这个买卖可以啊,不过这么赚钱的生意,万三贤弟,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分配啊?”

 听了这话,沈万三道:“我出十万石粮食,剩余还能有二十万石,甚至是三十万石的配额,我们算二十五万吧,各位可以认领。”

 这些商人听了这话眼珠子都亮了,紧跟着喊道:“好,好,我们赵家出十万石。”

 沈万三道:“赵兄,多了,最多个你们赵家五万石。”

 “那,那我们赵家五万石。”

 “李家商号五万石。”

 “张家商号五万石……”

 ……

 很快二十五万石的粮食配额出去了,加上沈万三的十万石,这一次粮商团一共运来三十五万石的粮食,而且七日之内定然可以运到沔水。

 沈万三道:“好,既然如此,诸兄,且随我一起,狩猎于沔水。”

 听了这话这些大粮商顿时笑道:“好,咱们就跟万三贤弟,一起去这沔水县的,大赚一笔,哈哈哈……”

 满场的大商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他们现在已经感觉整个沔水都是他们囊中之物了。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陈九四等得就是他们自投罗网。

 此时沔水渔帮,小虎跑了进来道:“帮主,咱们的探子来报,说,从咸宁孝感等地,有大批商船逆流而上向咱们沔水而来,估计七日后抵达。”

 陈解听了这话,目光微凝:“七日,呵呵,正好。”

 “郡主,咱们现在只需要守株待

兔就好。”

 陈解对赵雅笑了笑举起了茶杯,而赵雅看着陈解道:“你,你还真把这些大粮商给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