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抽丝剥茧(第2页)

 

 鹰王,笑道:“我问你,你就会说吗?”
 

 狼王狠狠点头,“当然,我们是兄弟嘛,有什么不能说的?”
 

 鹰王当即问道:“好,那我问你,当年镇北王妃到底是怎么死的?你又为何能一口笃定镇北王妃并非战死在虎崖关外,而是战死在虎崖关天瑙城下的?”
 

 狼王迟疑下眸光,缓慢道:“兄弟,你是知道的,我们狼王寨并不畏惧官差衙役,却也万万敌不过三十八万镇北军。虎崖关后方便是边镇,而我们狼王寨又在边镇与虎崖关之间的山涧中,为保狼王寨无忧,我自然要了解镇北军的动向。”
 

 “虽

说现在驻守在虎崖关天瑙城内的已是沈天挐,但,保不齐边镇官员会和他有所联系。所以,我就命人从附近百姓那里收集消息,这一来二去的倒也知晓了不少当年实情…”
 

 鹰王,讥诮道:“那狼王都得知了哪些实情?”
 

 “兄弟啊,你是不知道…原来,当年顾英鸢并非死在北戎大军手中,而是死在自己人手上…”狼王说着也用手比划起来,“你看啊,我的左手就相当于虎崖关外,我的右手就相当于屹立在虎崖关关隘正中的天瑙城。当时,顾英鸢正率领镇北军在虎崖关外与北戎大军开战,突有传信兵来报,朝廷的粮草已至天瑙城中。那时天瑙城内粮草告急,镇北王又被先帝召回景都生死不明,顾英鸢得知粮草已到的消息后,便命后翼大军为前翼,打算先撤回城中…”
 

 “为了能尽快点清粮草,分发配额,让战士们有力气再战,顾英鸢也率先撤回了天瑙城。谁知一进城,便迎来万箭齐发,谁也不知叛军是从何而来,更不知叛军最后逃往了何处,只知叛军射死顾英鸢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人说:叛军就是朝廷派来的粮草督运官;也有人说:镇北军驻守在城中的将领不知从哪得知了镇北王已死的消息,便想叛变自立。所谓是众说纷纭,真真假假难以分清啊…”
 

 女子听后,便提出质疑,“如此机密之事,就算是生活在虎崖关内的百姓,又要如何得知?”
 

 狼王摊了摊手,“这我就不知道了。或许,他们是从镇北军的口中得知的吧…”
 

 鹰王沉着脸,道:“我相信狼王说的都是实情,但,他却没有将整个故事讲完。”
 

 狼王眸中乍现出一丝惊恐,“兄弟…你这是何意?”
 

 鹰王,冷冷道:“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是在大兴三十二年来的狼王寨。从大兴三十二年到如今隆景二年,已有两年有余。我初来时,寨中还只是几间茅草屋,可寨中却已有三十二位弟兄…”
 

 他说着便招手让身后的小川过来,“小川呢,当时还在山寨附近乞讨,狼王收我入寨之前,还刻意先收下了小川,故小川被你们唤作“三十三”。我当时就有一个疑问,为何狼王要先收下小川再收我,直到后来我发现了一个地窖,才依稀理清点头绪…”
 

 狼王,急促道:“你是说…你发现了“聚义堂”下的地窖?”
 

 鹰王点了点头,“虽然地窖封了土层,上面也盖了木板,但,里面终是空的,人只要来回踏上几脚,也是能听出区别的。如果没猜错的话,狼王建“聚义堂”也是为了掩盖地下的地窖吧?”
 

 狼王一脸不可思议,道:“即便如此,你又怎能在“聚义堂”完好无损下,探知地窖中都有什么?”
 

 鹰王指了指自己,道:“我聪明啊…你们每每外出掠夺,我都会找理由留下。这不就有时间探寻了嘛…”
 

 “可,我手下监视你的弟兄从未发现你有什么异常啊…”
 

 “他们当然发现不了,谁会想到我会在自己屋中另开一条地道,直通“聚义堂”下呢?”
 

 狼王闻言,惊惶失措,“这…这就是你要和老五换房的原因?”
 

 鹰王点头,“我借贪睡之名,表示无法听到“聚义堂”前的鼓声,便向你提出要换一间离“聚义堂”近些的屋子。当时,我们狼王寨已吸纳不少新人加入,你为了让寨中人更有规矩些,达到“听鼓即到”的效果,便也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