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和衷共济(第2页)

 

 他突得情绪失控,跨步展臂用双手抓住了齐麟的肩头,又道:“王爷,那可是顾英鸢啊!整个大襄也就只出过一个顾侯爷,若儿要吃多少苦头,才能到达那个高度啊!?”
 

 “倘若,若儿苦头吃尽,仍无法成为第二个顾侯,最终又当如何呢?!”
 

 齐麟伸手扣住沈天挐的双臂,将其缓移至一旁坐下,“我们要相信安若,我们也只能相信安若。”
 

 “事实上,安若的面前只有一条路,本王不知这算不算是早定的命运...或许,打安若嫁与本王的那一天起,安若就已逃不掉了。他

的脸色不禁黯淡,似有万般酸楚难以诉说,“眼下,安若只要能确定下信念,想透彻什么是值得坚守的,就一定能成为如母妃一样的人。本王知道...这很难...但,不去经历又怎能一口断定就一定不行呢?”
 

 他又突得抬眸,凝向沈天挐,“沈将军,你和本王都会护好安若的,不是吗?无论出现什么状况,也无论要面对怎样的境遇,你和本王都会为安若战到最后一刻的,不是吗?!”
 

 沈天挐眸光迷惘,满脸绝望,在他缓正坐姿间似走过了辗转的岁月长河。
 

 不过,他还是微微点了点头,“是。不管到什么时候本将都会誓死护好王妃的...从今以后,本将要养好身子,最好将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这样也能陪若儿多走上一段路...”
 

 齐麟双眼迷离,眼波流转间已钝痛无比,他缓缓抬手捂住心脏,慢慢抓起着衣衫,直到泪水完全落下...
 

 忽然,他大笑了起来,且还是那种沉沉得大笑,笑声中有痛,痛中又有着不甘,“我们在干什么...又不是明日就要死了,干嘛弄得这般伤感...你沈天挐是老了,容易悲春悯秋;可本王还年轻啊,本王不但年轻,还可控万事,不至于非要流上几滴眼泪吧...”
 

 “沈将军放心,本王会尽可能地拖延回景都的时间。即便,圣上催促,本王也能以为父王守灵的由头,在此停上十天半个月的...”
 

 沈天挐,弱弱回道:“十天半个月...又怎够...”
 

 齐麟,道:“陛下应该会在本王不在景都期间,对国舅张显宁下手,但,陛下也绝不会那么快惩治张显宁。”
 

 “天子行事,总要顺应天道。不到群臣激愤之时,陛下也不好出手。”沈天挐,说,“如此说来,陛下在短时间内,的确还顾不上王爷。”
 

 齐麟,缓慢道:“本王不在景都,陛下也就无了后患。否则,陛下一旦惩治张显宁,必也惧怕本王会有异动。倘若,本王欲加阻拦,那陛下也会陷入两难的境遇。”
 

 “没错。陛下若除张显宁,必要先保证朝中无异议。不然,陛下欲除张显宁之心昭然若揭,最后又无法如愿的话,那陛下还不如不表露心思,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搁置着...”沈天挐,说,“只要陛下不表明心迹,那张显宁就还是大襄的国舅爷,也仍是陛下的最强助力。”
 

 “可,本将就好奇了,为何陛下非要除掉张显宁呢?”
 

 齐麟,道:“这一点,也是本王迟迟想不通的地方。没有人会将自己逼上绝路,除非已到绝路不得不进行清理。”
 

 “陛下要杀张显宁,无非是感受到了威胁,这威胁有可能是皇权,也有可能是张显宁知晓一些秘密。”
 

 沈天挐,皱眉道:“我们暂不管这些,张显宁毕竟是当朝国舅,就算陛下想杀他也绝非易事。”
 

 齐麟,道:“只要朝堂之上还有替张显宁鸣不平的声音,陛下也就永远不会公然对付张显宁。”
 

 沈天挐,动容道:“三个月...本将觉得陛下至少要用三个月的时间去平衡朝臣关系,待政见统一后,陛下只需借一事向张显宁发难,即可除之。”
 

 齐麟点了点头,“张显宁一死,陛下也会重新将视线转到本王身上,必会催促本王早日回景都。届时,本王欲上道奏折,提议举行文武科举,选寒门子弟入朝为官,定还能再拖上一段时间。”
 

 “一个月...最多再拖上一个月...”沈天挐,说,“张显宁死后,朝中的那些外戚与士族必会慌成一团,他们除了要稳固势力外,还会想尽办法扩展吸纳成员。王爷在这时提出举行文武科举,也无疑是解了陛下的心头所急。只要能让大量寒门子弟入朝为官,也就能平衡外戚与士族之间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