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行动开始(第3页)

 

 他稳稳地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地高声问道:“行动出发事宜是否已经准备妥当?”
 

 声音如洪钟一般,在大院中回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急切。
 

 张慎连忙上前一步,脚步匆匆却又不失稳重。
 

 他恭敬地回答道:“回千户大人,军备清单与实物已核对无误,人马、物资和特殊器械物品等一应俱全。”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透着些许紧张,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对这次回答极为重视。
 

 王干也紧接着说道:“大人,属下已安排好行军路线和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行动顺利进行。”
 

 他的眼神坚定无比,直视着魏玉,仿佛要用这目光传递自己的决心。
 

 说完这话,王干不自觉地挺了挺胸膛,那姿态仿佛在向魏玉表明,自己为此次行动付出了诸多心血。
 

 魏玉听着二人的汇报,目光在他们身上来回扫视,心中暗自思量:“这二人办事向来靠谱,但愿此次不要出什么岔子。”
 

 魏玉满意地点点头,脸上的严肃神情稍稍舒缓了一些。
 

 他说道:“厂公王德化高度重视这次‘陈塘关行动’,应该会来检阅部队并给行动出征送行。大家都要打起精神,展现出我们东厂锦衣卫的威风。”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满满的期许和鼓励。
 

 此时,阳光愈发强烈,照在众人身上,铠甲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魏玉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仿佛能给人注入无穷的力量。
 

 众人齐声应道:“是!”
 

 这声音震耳欲聋,直冲云霄。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和决然,他们挺直了脊梁,仿佛要用这股气势冲破一切阻碍。
 

 有的士兵紧紧握住手中的兵器,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有的则暗暗咬了咬牙,

在心中给自己鼓劲;还有的深吸一口气,目光中燃烧着熊熊的斗志。
 

 整个大院里弥漫着一股激昂的氛围,仿佛已经提前奏响了胜利的乐章。
 

 大约九点整,一阵喧闹声由远及近传来,打破了大院中短暂的宁静。
 

 那声音起初如闷雷滚动,渐渐地清晰可闻,原来是厂公王德化坐轿前来大院。
 

 轿子在众人的瞩目下缓缓停稳,轿帘被侍从轻轻掀开。
 

 王德化缓缓走出,他身着华丽的官服,那官服上绣着的精美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绚烂的光芒。
 

 每一道丝线都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尊贵与权威。
 

 王德化的眼神威严,犹如两道利剑,让人不敢直视。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所到之处,众人皆感到一阵无形的压力。
 

 他微微仰着头,下巴上扬,透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王德化站定后,轻轻整理了一下衣袖,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口训话。
 

 此时,大院里安静得连每个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大家都在等待着厂公的指示,气氛紧张而庄重。
 

 王德化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魏玉面前,他的脸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神色庄重而肃穆。
 

 只见他缓缓地从袖中掏出一道密旨,递向魏玉,说道:“魏玉,这是调动总兵孙传庭麾下的千总李固配合行动的密旨。你到时前往李固驻地宣读,务必让他全力配合此次行动。”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
 

 魏玉连忙双手接过密旨,那密旨仿佛有千斤之重。
 

 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郑重地说道:“属下遵命,定不辱使命。”
 

 说罢,他将密旨小心翼翼地揣入怀中,仿佛那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此刻,微风轻轻吹过,撩动着王德化的衣角,却吹不散这凝重的氛围。
 

 魏玉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与重要,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完成使命。
 

 王德化微微点了点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信任和期许。
 

 他说道:“此行艰难,切莫疏忽大意。”
 

 魏玉挺直了腰杆,大声应道:“厂公放心,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王德化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到锦衣卫队伍前,他的眼神犀利而专注,逐一审视着眼前的每一个士兵。
 

 他沿着队伍缓缓前行,脚步声在寂静的大院中显得格外清晰。
 

 那身华丽的官服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威严。
 

 他看着眼前士气高昂、纪律严明的队伍,满意地说道:“很好,今日所见,让我对此次行动充满信心。”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大院中回荡。
 

 此时,阳光洒在士兵们的铠甲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王德化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许。
 

 他接着说道:“尔等皆是我东厂锦衣卫的精锐,此次行动关乎重大,定要勇往直前,不辱使命。”
 

 队伍中的士兵们个个昂首挺胸,目光炯炯,仿佛在向王德化表明他们的决心。
 

 王德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又说道:“我相信,凭借你们的英勇和忠诚,此次行动必将大获全胜。”
 

 接着,王德化深吸一口气,提高声音,发表了简短讲话:“诸位,此次‘陈塘关行动’至关重要。我们东厂要抓住这次机遇,夺回通天井的控制权,重振我们的威望。”
 

 他的声音激昂有力,仿佛能穿透云霄。
 

 王德化的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通天井乃战略要地,如今落入他人之手,是我东厂之耻。此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他挥舞着手臂,神情激动,阳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更增添了几分威严。
 

 “我相信,你们都是东厂的精锐,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在京师朝野中,我们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让所有人都知道东厂的厉害!”王德化的声音在大院中回响,充满了鼓动和激励。
 

 众人齐声高呼:“誓死效忠厂公!”
 

 这声音犹如汹涌的波涛,响彻大院,震耳欲聋。
 

 士兵们的脸庞因为激动

而涨得通红,眼神中燃烧着狂热的火焰。
 

 有的士兵紧握着拳头,指关节泛白;有的瞪大了眼睛,目光中满是决绝;还有的微微仰头,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整个大院里弥漫着一股汹涌澎湃的斗志,让人热血沸腾。
 

 上午十点,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仿佛给世间万物都镀上了一层金边。
 

 随着魏玉猛地一挥手,高声吼道:“出发!”
 

 这一声令下,如同惊雷炸响。
 

 瞬间,锦衣卫队伍正式开拔。
 

 马蹄声如雷,“哒哒哒”的声响此起彼伏,打破了京师长久以来的宁静。
 

 那声音震得地面微微颤抖,好似大地也在为这支英勇的队伍送行。
 

 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京师,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
 

 黑色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旌旗飘扬,猎猎作响。
 

 马蹄扬起滚滚烟尘,士兵们的身影在烟尘中若隐若现。
 

 他们个个神情坚毅,目光直视前方,心中怀着对使命的执着和对胜利的渴望。
 

 街边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眼中都是敬畏。
 

 孩子们有些惊恐地指着队伍,叫嚷着:“看呐,是锦衣卫!”。
 

 队伍渐行渐远,那威武雄壮的身影最终消失在通往陈塘关的道路尽头,但那如雷的马蹄声仿佛还在京师的上空回荡,久久不散。
 

 一路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魏玉骑在汗血宝马上,那骏马的步伐矫健有力,却也带起了更多的尘埃。
 

 魏玉的脸庞被尘土沾染,却顾不得擦拭,心中思绪万千。
 

 他望着前方蜿蜒的道路,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和士兵们的呼喊声。
 

 他知道,这次行动不容有失,否则东厂的声誉将受到重创。
 

 东厂在朝野中的地位本就风雨飘摇,此次“陈塘关行动”便是一次关键的转机。
 

 他想到厂公王德化那殷切的目光和沉重的嘱托,仿佛有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他又想到那些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将性命交付于自己,这份信任重若千钧。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功完成任务。
 

 哪怕前路艰难险阻,哪怕会有流血牺牲,他也绝不退缩。
 

 魏玉紧紧握住缰绳,手心里已满是汗水。
 

 他在心中默默念叨:“上天保佑,此次行动一定要顺利,定要让东厂重振雄风!”
 

 张慎和王干分别带领着一部分人马,紧紧地跟随着魏玉的步伐。
 

 他们的马蹄声整齐而有力,与魏玉的坐骑相互呼应,宛如一首激昂的战歌。
 

 张慎骑在一匹棕色的高头大马上,身形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紧盯着前方魏玉的背影。
 

 他的脸庞被阳光晒得发红,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顾不得擦拭,那坚定的神情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忠诚和决心。
 

 王干则在另一侧,驾驭着一匹白色的骏马,英姿飒爽。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果敢和坚毅,手中紧握着兵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他们的队伍在这广袤的大地上行进,扬起的尘土如同一条黄龙,蜿蜒着伸向远方。
 

 张慎的心中想着:“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定要护得千户周全,确保任务完成。”
 

 王干也暗自思忖:“绝不能让任何意外打乱我们的计划,一定要成功!”
 

 风在耳边呼啸,他们的衣衫随风飘动,但那坚定的神情从未有过丝毫改变,仿佛已经与身下的战马融为一体,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