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为什么华夏不强制服兵役3(第2页)

 他能想象到评论区的网友绝对会让他合不拢嘴。

 暗笑着翻开评论区的白色页面。

 “少年的你:炊事班炒得铲子都冒火星了,还有人去年的饭都没吃上。”

 “我爱刘颖:打仗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了七大姨八大姑的关系走后门,总算分到了一个敌人。”

 “一百一十二:首长点名的时候点了张伟,超过十万人同时出列。”

 “羊了个狗:我方派出一个侦察连,对方以为发起总攻了。”

 “胖子钟:炊事班割了三亩地的韭菜,就为了给战友们做一顿饺子。”

 “荷包蛋:下面走来的是空军方队,下个月走来的是海军方队,下半年走来的是陆军方队。”

 “蜜雪冰城:战友们都打到鹰酱本土了,我们师还在点名。”

 “香干炒牛河:炊事班为了不做饭,连夜把敌人指挥部端了。”

 “起早早:连长带我们去对面山头埋伏,我走的慢,到地方时,战友们已经把整座山都趴满了,挤都挤不下了。”

 大明时空节点。

 紫禁城。

 “陛下,这后世之人当真是太会说笑了。你看那条,割三亩地韭菜,只为给战友们做顿饺子。”

 杨荣捂着肚子笑得不行了。

 站在他身边的朱棣同样是忍俊不禁。心中感慨这后世人口如此之多,他们是怎么有那么多的粮食呢。

 大宋时空节点。

 开封府垂拱殿。

 赵祯最近都很少看见刘娥露出笑容了。

 今日天幕的评论却是做到了。

 “大娘娘,后世之人说话确实太有意思了。首长点名张伟,超过十万人出列。他们有14亿人口,怪不得有这么多同名之人。”

 刘娥笑着点头,他觉得后世朝代的皇帝肯定是个非常英明的君主。

 能养活这么多的人口,这个国家该有多大,又需要多少粮食啊。

 想到此处,她转头对赵祯说道:“受益可还记得真宗皇帝推广的占城稻?”

 赵祯听言,脑中仔细回想其中细节。

 “前些日子,江南西路这边有过上书,说此稻虽产量高,有一定耐旱性,但口感不好,百姓都不喜欢吃此稻米。希望能种回大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