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十亿人口工业化国家的历史使命2(第2页)

 销路的问题就回到了海洋霸权这里。

 这就形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

 海洋霸权为大宋的商品开路,用商品将大宋所需要的财富带回来。

 国内拿到海外回来的财富再继续扩大生产,招更多的工人。

 那土地兼并的历史循环就破解了。

 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地主都不愿意再囤积土地了,因为土地里种出的财富远远不及出海卖商品的财富来的多,来的快。

 土地价格自己便会降下来,那时候朝廷可以借钱给农民买地,那些没有成为工人的农民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

 如此,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应的也提高了。

 此时无数的新想法在赵匡胤的脑子里出现。而另一边的赵普等人同样是沉浸在自己的设想中。

 一场巨大的变革风暴开始在大宋的东京城里凝聚成型。

 大明时空节点。

 应天府故宫。

 朱元璋父子此刻完全没有心思再考虑大明未来的奇葩事了。

 因为大明的变革似乎就在眼前了。

 朱元璋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禁海令是一个多么狗屎的政策。

 还好在天幕的影响下,他已经废除了禁海令。

 此刻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期条件便让他们的脑子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若是没有天幕之前的熏陶和影响,他们也无法这么快就能清晰的捕捉到这条变革的主线。

 “标儿,此去沿海,势在必行,爹爹再加派一些军队随行,谁敢破坏开海禁,就诛谁的九族。”

 朱元璋面色潮红,此时大明的国策调整以后,谁再和他提北元,他会砍了谁。

 等咱弄好了海权,国家富裕起来,窝在北方草原的游牧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还好老朱脸皮厚,一本正经的弄得之前颁布禁海令的人好像不是他似的。

 朱标也是激动的应允了老爹。

 面对如此大的变革时期,做好了就是远超秦皇汉武的帝王,他此刻是更加的珍惜自己的性命。

 对于朱元璋加派军队之事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