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靖康之耻2(第2页)

 而此时的韩琦又被天幕影响,看到大宋未来的惨状,哪里还会有重文轻武的思想。

 赵祯点点头说道:

 “没错啊,选皇帝看文采,怕是会成为千古笑谈。此事等西边战事结束后,再讨论吧。”

 韩琦闻言一愣,随后想到战争期间搞文武之别,确实不妥,影响了前线便不妙了。

 随后看向天幕,看到宋徽宗的选人用人,就冲天幕如此讽刺的描述,这几人妥妥的就是大奸臣。

 赵祯又是一声长叹,选出来的皇帝是文采好,这皇帝选人挑书法好的。自家大宋是歪到不能再歪了。

 再看下去,赵祯胸口犹如被巨石压住,完全喘不过气。

 球王领禁军,太监坐镇枢密院。

 一时间赵祯感觉天旋地转,皇帝全凭喜好用人,昏君的所有缺点集齐了,这如何会不亡国。

 “女真也就是大清的老祖宗,他们虽然是个捕鱼打猎的民族,战斗力也是很强大。当时臣服于辽国。”

 “后来辽国走下坡路,女真就反了,建立了金国。于是两家就往死里打了起来。”

 “这对大宋来说不就是千载难逢的鹤蚌相争,坐山观虎斗的好局吗?”

 “正常一点脑回路的人,即使不懂帝王之术,不懂兵法之道,也会知道就让他俩打,打的越久,死得越多更好。甚至流干最后一滴血最好。”

 “哪边弱一点我偷偷给钱给武器,哪边强一点,我偷偷给下绊子。”

 “但是宋徽宗宋大才子可不这么想,来吧,家人们,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到了。我赵佶要是收回了燕云十六州那就成千古一帝了。”

 “如此丰功伟绩那不得学学真宗老祖宗上泰山走一遭?我字写得那么好,不得亲自刻个碑彰显武功?”

 “不愧是宋徽宗宋大才子,国号都是宋,不将国家送出去对不起国号啊。靖康之耻这就埋下了祸根。”

 大隋时空节点。

 长安兴庆宫。

 杨坚等人火热的讨论着钢铁行业的变革,等确定了一应事宜后,工部的官员则带着工匠们离开了兴庆宫。

 钢铁厂具体的建造事宜也就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