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榫卯结构,华夏的智慧(第2页)

 赵普等人同样迷惑不已。

 等视频声音画面传来,众人差点激动得一层三尺高。

 画面里赫然正在修路,而且是一条水泥马路。

 他们早就对后世的道路垂涎已久,只是天幕从来没说过。

 “石灰石加石膏配比?石膏不是药用吗?”

 大感震惊的赵普不自觉的问出声。

 所有人同样的不解。

 “管那么多,赶紧让研究院去实验。”

 赵匡胤倒是没有纠结这么多,他只想知道能不能搞出水泥。

 “原来这就是混凝土啊。这个配比我们应该能搞出来。就看水泥了。”

 赵普看到混凝土配比后,才放下之前的疑问。随后看向赵匡胤,两人四目相对时,赵匡胤有些凝重的说道:

 “先由朝廷掌控,逐步再开放。”

 大宋境内有多少路要修?日后又有多少人想盖后世这样的房子?这简直就是一座金矿。

 况且看起来水泥混凝土这东西并不是很难研究,而石灰石和石膏很多地方都有。大宋并没有将这些山收归朝廷。

 这个市场很大,但也要培育,如果此时放任民间商人进入,绝对弊大于利。

 “臣这就协商制定政策,否则好事变坏事就麻烦了。”

 赵普还是明白轻重缓急。一个新事物刚刚诞生,没有标准统一,任其野蛮生长并不是良策。

 “另外,钢铁厂这边要开始研究如何生产钢筋了。铁轨和钢筋都放在一个部门去研究。干脆组建一个钢铁研究院。”

 赵普一一应下,随即吩咐官员们对这两件事开始讨论协商,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方案政策来。

 随后赵匡胤才放下心继续看天幕。

 大宋时空节点。

 开封府垂拱殿。

 苏轼急急忙忙的招呼着内侍,让他带着刚刚撰抄的水泥和混凝土制作方法去往研究院。

 等他安排好之后,回头便见到王安石等人正在目瞪口呆的看着天幕。

 “这本书竟然如此重要?”

 王安石不可思议的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