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榫卯结构,华夏的智慧4(第2页)

 天幕这回是雪中送炭啊。水泥和混凝土来得正及时。

 他原本还烦恼如何让路面更硬,才能更多更快的将铁矿和煤矿运到钢铁厂。

 另一边的魏徵则和房玄龄以及史官们商量搜集前人各类书籍而编撰一部百科全书。

 李世民见到后世竟然如此重视自古流传的手艺和技法,他觉得大唐应该也有一部类似永乐大典那样的书籍。

 人员不用太多,史官本来就在修隋书,抽调些人来做这事也不是很难。反正修书这事也不是一年两年能成。耗费也不大。

 天幕上梁思成两人终于找到了大唐榫卯古建筑。

 从那个1080年的数字,李世民推算了大中11年正是晚唐时分。大唐正日暮西山。

 然而后人却也能从建筑中窥探盛唐气象。那么真正的盛唐该是什么样呢?

 李世民此刻没有豪情,有的只是无尽的悲凉。梁思成几乎是完全放弃了个人荣辱,只为追寻这样一个古法传承。

 而大唐这个让后人无限敬仰的辉煌盛世却被子孙败得如此干脆利落。

 “金芒里最后的大唐。”

 李世民细细的品着这句话。此刻他感觉大唐的使命似乎更沉重了。

 天幕继续播放。

 “2024年5月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六号成功发射,也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嫦娥六号着陆后,立刻便进行了智能快速采样,成功采集了1935.3克的月壤样品。并于2024年6月25日返回蓝星,安全着陆在四子王旗预定区域。”

 “2024年9月1日,华夏公布了月壤的最新研究,我们已经将带回来的月壤烧制成了月壤砖。令人震惊的月壤砖竟然是榫卯结构。”

 “鲁班当年在写鲁班经的时候,他肯定想不到唐宋时期我们会将榫卯结构发展到如此的巧夺天工。”

 “他更想不到后世我们将用榫卯结构在月亮上建造真正的广寒宫。同样的不用一颗钉子,像积木一样拼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