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神药青霉素4(第2页)

 房玄龄显然对这奖项没有好的观感。

 “评奖也是人来评选,肯定带有主观性,或许它还得为政治服务也不一定。”

 李世民想到那和平奖被天幕吐槽,估计这奖项可能成了后世西方输出价值观的东西。

 “咱们也办一个奖项评选吧?”

 长孙无忌提议,他觉得这种方法能刺激发明创造,毕竟如今大唐变革时期,更需要鼓励新事物的出现。

 李世民相当认可这个想法,并要求朝廷提供合适的奖金来予以支持。

 “牛津大学团队,这肯定是后世的高校,高校内部自己也有研究团队。咱们的教育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魏徵看到这里觉得研究院受朝廷节制,研发创造肯定是要根据朝廷的政策来开展工作。

 而大学内部若是也有研究团队,他们可以更自主一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研究,也许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呢?

 “这个想法可以,毕竟不能什么都要朝廷一手来安排,大学方面也要有自己的发展思路。”

 李世民也认为大学的发展应该持有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不能事事都想依靠朝廷。

 历史上大唐的太医署便是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它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大部份,有着和后世差不多的行政架构,而在教学上也有数个分类。

 如今改革后,太医署早就独立出去成立了大学,另外的数理化都成立了对应的大学。

 可以说教育方面的摊子越来越大了,这还不算下面的中学和小学。

 所以李世民也觉得教育这方面再让朝廷和从前一样做到细致的管理是很难了。

 大学教育相对独立的话,朝廷只需要把控大方向,这样能节省很多行政资源。

 “科研是科研,生产归生产。”

 “终究还是工业的力量啊,实验室就是做科研的地方,生产终究是要大型的工业企业来完成。”

 再次看到后世大企业生产车间的画面后,长孙无忌感慨不已。

 李世民同样艳羡的看着画面上的后世工业厂房。

 如今大唐最大的钢铁厂,以及配套的枪炮火药等等工厂加起来也比不上后世企业的一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