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疫苗4(第3页)

 刘翰觉得这样经过多人后提取的病毒应该会减弱很多毒性,那么接种者也许就能避免死亡。

 众人一听好像是这么个理,果然随后的天幕就印证了他的想法。

 “减毒病毒其实就是被患者的免疫系统杀死的病毒,或者是经过不断传代,慢慢降低了毒性的病毒。”

 “当时的医生会将病毒植入健康人身上,再从这个新感染的人身上取病毒,再次植入下一个健康人身上。”

 “如此反复,毒性便被大大的降低了。这相当于是用人体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苗。”

 “这种将毒性减小后的病毒注入健康人体内,促使人体产生免疫反应,让人体不需要经历一场真正疾病的方法就是疫苗的核心思想。”

 “华夏的人痘接种技术不仅让自己人获得了对天花的抵抗,还影响到了周边国家。甚至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

 “欧洲人为此还诞生了一个新职业,叫种痘师。这些人主要都是外科医生。”

 “人痘接种虽然相较于天花的死亡率已经降低很多了,但仍然存在巨大的风险。”

 “接种100人,可能就有1-2人死亡,这其实也很可怕,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不是这两个人之一。”

 “所以,也有很多人排斥这种行为。自己运气好,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感染。凭什么冒险?”

 “所以当时欧洲很多人无法接受种痘。其中大英有个医生特别反对这种技术。他的名字叫爱德华琴纳。”

 “他8岁的时候被带到马厩里去种痘,一开始就是放血化验。那时候放血疗法是一种很普遍的医学手段。”

 “手臂划开口子后,植入人痘。随后就被关起来,忍受各种发烧疼痛。”

 “所以在他的印象里种痘就是反人类的行为,好端端的健康人被整得死去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