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一切为了种地7(第2页)

 “咱们如今对西域实现了完整的控制,要想长期稳定,那么这沙漠是要有计划的实施治理,而且要从速。”

 长孙无忌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流动沙漠后,当下便提出来要早做准备。

 “果然是流沙之地,放任不管,日后整个西域都将变成沙漠地带,再也无法生存。如今西域小国的绿洲比起大汉时期就已经小了好多。”

 魏徵也是点明了治理要从速的想法。

 “这事确实可以开始筹划,毕竟是几十上百年的持续性工程,并且这点还要当成安西都护府一项长期的政府工作,不完成不停止。”

 李世民当下也是清楚了其中的危害,直接就将治理工作当成了安西都护府的长期政策。

 “重点来了,治沙就必先止沙。这也是从源头上抓起,不止住也就无从下手。所以后世才会先有锁边的工程。”

 长孙无忌连连感慨,脑子里想着西域沙漠的广大,难怪后世花了几十年才完成这一步。

 “这个锁边工程就是将整个沙漠包围了起来。也就是环绕了整个西域地区。难怪需要如此多的时间。”

 杜如晦同样想到了西域之大,就是军中快马以最快的速度,绕着西域诸国跑一圈都要将近大半个月。

 “这还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耐旱的植物。又是要种满来,如此来看,这个改造沙漠的计划咱们起码是要做百年甚至数百年的计划。”

 长孙无忌这时才感觉到其中的困难。也许沙漠还没治理完,大唐都没了。

 “即便是千年,那么此事也由我大唐起,只要西域还在我华夏掌控中,后来者自会前赴后继。”

 换了以往,这事朝廷绝对不会有想法了。但如今却不同了。李世民的语气让众人看到了他的决心。

 “只要最后它能变回绿洲,便是千年的时间,也是为我华夏后代争取了一片生存空间。而且若是没了流沙,那么后世对西域的掌控也更会容易。”

 李孝恭此时出声,从军事角度也肯定了治理沙漠的意义。

 若是没有沙漠,那么中原的公路铁路系统直接可以贯穿西域,到时候和中原的沟通变得快速,稳定自然是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