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新丝绸之路4(第2页)

 朱瞻基指了指地图上的马六甲海峡说道。

 “不能掉以轻心,南洋的军备还要加强,一定要做到未雨绸谋。”

 朱棣觉得大明现在就是要稳。稳住了,任凭西方折腾,我自巍然不动。

 “那咱们是走后世这样的路线?还是走武力征服路线?”

 朱高炽看着天幕上华夏互惠互利的手段描述后,不禁望向自己老爹,他有些拿不定主意的问道。

 “两种方式并行,咱们有能力,但是目前也有缺陷,慢慢来,走一步看一步。”

 朱棣也拿不定主意,只能采取稳定的方法。毕竟自家不乱,这世界大局变不了。他也有这个信心。

 天幕继续播放。

 “从一开始,所有人都不信我们能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就像他们以前认为我们搞不定三峡工程,搞不定南水北调。”

 “伴随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越发的明显,尤其是钢铁水泥等基建材料,而一带一路的出现正是可以消化过剩产能的绝妙战略。

 “在沿线的欧亚大陆上修高铁,修高速公路,同时还包括学校,医院,城市设施等等基础建设。这就需要海量的基建材料。”

 “我们手里还有庞大的美刀外汇花不出去。沿线的国家正好手里没钱,那就正好用外汇贷款投资他们的基建。”

 “他们负责土地征让,和社会治安。我们负责修路,以及配套设施以及提供贷款。”

 “一开始肯定使用美刀结算,但等我们抛掉过多的美刀外汇后,逐步转向自己的货币结算。”

 “这种结构上的微妙变化就是我们不仅仅把东西卖出去了,而且本土货币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化。”

 “这就是一带一路运行了三年后,我们的货币就成为了世界第五大货币。”

 大汉时空节点。

 长安未央宫。

 “一带一路是长期战略,期间还得帮助别人发展,等别人有钱了才会倾销工业品。”

 “但咱们大汉是有条件直接武力征服,去倾销工业品的。”

 刘彻同样也陷入了这个矛盾中。他也有抉择不定。

 “不过两者间也是有不同的。征服路线也需要别人有钱才买得起。同时也需要大汉有更多的军事力量能维持统治。”

 “而一带一路则是需要太长的时间培育市场,是温和的路线,同时还附带着更为容易被人接受的文化输出,也是更长久,也更另类的统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