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始至终狐狸困困

第122章 竖立典型!蒸汽机诞生!要个孩子?!(4K)

 “散播谣言?”

 “送去灾区挖雪?”

 “强制他们进行劳动?”

 “连那些说真话的书生,都被这样对待,煜国这是在自掘坟墓啊!”

 看着那推演的未来,世家官员的顿时脸色一黑。

 他们是有想过,陈怀信会懒得搭理所谓的罪已诏,毕竟,这就是一场政治上的作秀,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这种事情!

 可是。

 懒得理会。

 那视若不见就好了!

 采取这样的方法,去对待那些书生,若是陛下也有样学样,那他们以后该如何对陛下劝善规过,该如何为承国的未来而谆谆告诫!

 这是要断了他们这些铁骨铮铮的忠臣的进谏之路啊!

 世家官员更是憎恨陈怀信。

 王千禾则是忽然眼前一亮。

 “此法……甚是绝妙!”

 “像是如今这样,有书生说了冒犯之语,在民间散播流言,我承国顶多就是警告一二,亦或者是关进大牢,因为所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可是当他们从牢房出来后,那名声会比之前还要大上几分,甚至有些人会故意夸大其词,来贬低与指责承国,目的就是为了去牢里……混个好名声!”

 “至于禁止讨论,那更是不可能的,世家门阀就是依靠读书人这个喉舌,来掌握自己于民间的舆论,断然不可能同意朝廷通过类似的提议!”

 王千禾很清楚如今承国一些律法的缺陷。

 但他们又不可能,依靠严苛律令,来禁止读书人抨击朝廷,那样只会埋下更加严重的隐患!

 所以。

 在看到陈怀信的方法后。

 他立刻发现,承国也完全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让那些口中说着一心为民的读书人,也去体验一下百姓的辛苦劳作!

 “无论是耕作、还是挖地、还是搬运。”

 “反正要让他们动起来,要让他们劳作起来!”

 “这些读书人不是常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吗,这正好能够让他们感受,何为真正的劳累!”

 “而不是嘴上说着不忍看见百姓艰辛,但是转身又去青楼寻欢作乐!”

 王千禾越想越是觉得此法可行!

 最关键是。

 这是在用着读书人的说辞,来让读书人接受惩罚!

 哪怕是被拒绝,也不会再发生,进入大牢反而名声提高的事情,这只会使得那人的名望扫地!

 王千禾看着鉴天镜,那吩咐完了的陈怀信,已经去忙碌别的事情了。

 这让他心中更是感慨不已。

 “只是随意一说,便能给吾等提供新想法。”

 “若是未来真能让其入朝为官,怕是真能让我承国大变样呀!”

 ……

 【靖平十年,二月。】

 【得益于朝廷的迅速反应。】

 【雪灾的影响被削减到了最小。】

 【同时。】

 【在陈怀信的安排下。】

 【一些突出的典型出现在报纸上,其名字与事迹在民间流传。】

 【“用典范的力量。”】

 【“来减少天灾带来的痛苦。”】

 【“还能够给百姓塑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意识。”】

 【“如此以后若是再有天灾发生,也不会出现灾区之人承受痛苦,而周围的人反应淡漠之事了。”】

 【这是陈怀信尝试着竖立典型的原因。】

 【不只是那雪灾之中,表现优异的士卒,还有那些做了贡献的商贾,尽了自己努力的百姓,各个阶层都选择一两个典型,以表现出全国共同对抗天灾的决心。】

 【而这结果也的确有效。】

 【往后再有天灾发生时。】

 【百姓愿意相信军队,不会像是以往那般感到畏惧,也总有义士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灾区之百姓,更会有附近城池之人,热心热情的照顾着受灾人员,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在朝着好的一面发展。】

 【而那些在报纸上,看到自己名字的商贾,更是直接傻眼了!】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朝廷居然没有忽略他们的贡献,没有淡化他们的付出,就这样直接的,将他们做了什么告诉百姓!】

 【一种骄傲与自豪的情绪,从他们的心底油然而生。】

 【而当他们家中有子弟询问,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讨好朝廷、希望得到陛下的表彰吗?现在被报纸刊登后,会不会被朝廷减弱印象,降低表彰的概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