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清洗官员?也能算是抓周吧?
【刑部尚书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感觉。】
【这件事非常不对劲!】
【“虽然。”】
【“还有一些地方。”】
【“其犯罪率也下降了。”】
【“可那幅度也不会如此之大!”】
【“这其中绝对是……有猫腻!”】
【刑部尚书做出了判断。】
【但他并没有急急忙忙的,就将这件事呈给陈怀信,而是先行派遣人员,前往那些地方暗中调查。】
【毕竟。】
【万一。】
【他的推断是错误的。】
【那些地方就是因为当地官府做得好。】
【所以才会让犯罪率大幅度的下降呢?!】
【“如果真是这样。”】
【“这派遣前去调查的人员。”】
【“也算是为我煜国发掘出一些人才了!”】
【“能够如此之快的降低犯罪率……必然能够得到陛下的表彰!”】
【刑部尚书的脸上带着一抹冷笑。】
【他很清楚。】
【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在长安城中,那犯罪率偶尔都有升高,这也不是长安城的县令没有做好,而是有些事情就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
【尤其是那些脑子一热,就直接动手杀人的。】
【除非是能够预知到这件事,不然根本不可能避免它的发生!】
【能够通过各种正常的方法,来不断的降低犯罪率,就已经称得上不错了!】
【而在十数天之后。】
【距离最近的、犯罪率大幅度下降的城池、已经有了调查结果。】
【看着那前往的探子,所探查到的真相。】
【刑部尚书的脸色愈发的难看了起来。】
【“看来。”】
【“前年那次官商勾结、干涉报纸、杀得还是不够狠。”】
【“让一些人觉得、陛下的岁数增长、也变得仁慈了。”】
【“现在居然敢做这些断我煜国根基之事!”】
【“简直是……找死!!!”】
……
【靖平十三年,三月。】
【刑部尚书将调查到的结果说了出来。】
【顿时。】
【整个朝堂一片哗然。】
【“为了年底能够达到考成法的要求,为了保持住那往年的破案率。”】
【“那些地方官员居然有选择性的、登记百姓的报官?”】
【“这些特么的混账!是想要断了我煜国的根基?!”】
【“若是百姓冤情得不到解决,若是这地方发生的案件被视而不见,那积累下来的百姓的怨气,足以动摇我大煜的江山社稷!”】
【“而且百姓会不再信任朝廷,前承时期的官民冲突,也可能会再次出现!”】
【“陛下!直接让老夫带兵!前去铲除他们吧!”】
【“……”】
【众臣议论纷纷。】
【那些脾气暴躁的将军,更是直接请命,想要去将那些家伙给全部弄死!】
【毕竟。】
【这所会波及到的。】
【可不仅仅是当地!】
【而会是整个大煜!】
【“若是其他地方官府有样学样。”】
【“只登记那些能够处理的、容易解决的案件。”】
【“对于所发生的命案、对于难以找到凶手的悬案、采取遮遮掩掩的方式。”】
【“那这必将会成为我煜国的巨大隐患,而一旦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些臣子心中对此都非常的清楚。】
【尤其是。】
【那些遭遇了命案的百姓。】
【因为当地官府的不作为。】
【甚至是将他们给堵住嘴。】
【不允许他们将此事说出去、不允许他们跟别人议论此事。】
【若是碰上了脾气暴躁、亲人离世的人、说不定真的会发生狂徒夜磨刀之事!】
【“在重新编撰律法的时候。”】
【“陛下曾三番五次的强调。”】
【“百姓在遇到事情会报官,不是因为他们畏惧朝廷的权威与律法,
而是因为他们选择给官府一个机会!”】
【“可若是官府所给出的判决,违背了那律法的公平性,亦或是对他们的遭遇视若不见的话。”】
【“百姓有刀!”】
【“他们也是能够杀人的!”】
【刑部尚书很明白这一点。】
【所以他才会在第一时间,就立刻派遣探子去调查此事,并且在有了结果之后,立马将结论给告知出来!】
【他不希望自己等人,辛辛苦苦坚持的公平性,呕心沥血所维持的江山社稷,被那些许几个蛀虫给毁了!】
【而那坐在上方的陈怀信,在听完那详细的说明后,眼睛也微微眯了起来。】
【“去年上半年还很正常。”】
【“从下半年开始才有选择性的登记。”】
【“不仅是因为考成法所带来的压力。”】
【“也是为了应对去年七八月份,所开始推行的信访制度与讼师制度吧。”】
【陈怀信语气很是平静。】
【刑部尚书立刻点点头。】
【他自然能够猜测出来。】
【信访制度与讼师制度,给了百姓督查官府的机会,所以那些地方的官员,就想着钻漏洞,来应对这样的事情!】
【“哪怕是信访上去,可是当地没有登记这案件,上面会不会受理还两样!”】
【“就算真的派人下来调查,可最后所给出的结果,也会是临时工……啊不,小吏的登记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