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墙夼水库流域五莲县大郭村(第2页)
洪凝河在享有“小青岛”之誉的五莲县城西边,发源自县城西南的大青山脉系,它从南往北默默流淌,一直流到高泽湖。高泽湖以前称为墙夼水库,二零一零年在进行县域文化旅游设计时把大型水库重新命名了。
洪凝河经过大力治理,曾经被污染的河水又恢复了它飞鸟翔集、金鳞游泳的勃勃生机,现在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沿河公园。
222号公路原依洪凝河而建,根据城市规划需要,它现在已经东移,款款落在县城东边的山阳河旁了。
山阳河现在治理改造当中,它起源于县城东南的七连山系,与洪凝河隔城相望。洪凝河、山阳河分列县城东西两侧,像两条玉龙把山城明珠环抱其中。
县城向北地势渐平开阔,离县城六七里座落着一个村庄,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形成了勤劳、善良、朴实、开放包容的民风,这个村名字叫大郭村。它的西边就是洪凝河,沿村再往北二三里是郭村店子村,旧称:“郭村佃子”,往东是东郭村,东南一带丘陵间是合子沟村。历史上以大郭村为中心,这几个小村就是大郭村的卫星村。
大郭村有近千户人家两三千口人,在周围是一个大村,历来村里出过很多显人达士。村西河边的页岩矿,在钢筋水泥还没流行的时代,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建筑良材,现在它已经停止开采。大郭村为元代卞姓建村,元末时,因为战争原因卞姓消亡。明洪武二年,郭、张两姓不断迁入,清中叶古姓迁入。大郭村自古到今历史辉煌,影响深远。
前几天,听村里张书记说:“现在大院文化旅游这么火热,在咱大郭村,以前就有个远近闻名的‘七大门’。可惜,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建筑物没保留下来!”。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过了几天,我去了一趟大郭村,刚办事回来的张书记和村委会吉主任陪我们一起参观考察了“七大门”遗迹,大致了解了大院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掌故。
仅从经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有幸剩余的房屋院落,几栋明清风格的青瓦白墙、飞檐雕栋的建筑,很难想象它是经历了怎样的岁月洗礼,它仿佛是定格了的历史画面,在无声的呼喊,等待慷慨的救赎。不过历史是前进的,岁月无情,在白天与黑夜的阴阳消长中,造就了人与物之间彼此错落的时空对话,正如“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无限感慨。
据说,整个院落鼎盛时占地有一百多亩地,院落有围墙角楼,其周围七层的防卫炮楼就有好几座,最南端的3里外还有一座,皆有家兵护卫,主要是用来防匪防盗。整个院落前方由东往西有一条清溪,上游有一眼旱涝冬夏不息的清泉。地势南低北高,以势设阶,形成一个越走越高的的深巷,深巷分为三层后到达正房。因是张姓本家住有七户,一户一门排列,故时传为“七大门”,声名远播,村中人在外只言是“大郭村人”,便无人敢欺,其势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