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墙夼水库上游五莲县境内街头镇下官家沟村的历史和传说(第2页)
下官家沟村位于街头镇驻地东北2公里处,东邻双庙山,村居沟下游,沿东崖坡分布。东临挑沟,西、南与竹园接壤,北接上官家沟。明嘉靖年间,信、孟两姓迁此立村。时沿沟建两村,该村居下游,以村北沟中生长竹子,取名下竹家沟。至清乾隆年间,李、盛两姓为自日照县迁入,后更名为下官家沟。
下官家沟村是五莲山区最早建立党支部的村庄之一,曾担任党支部书记盛怀森在高密光荣牺牲;乔义三系地下交通员,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革命烈士盛怀森
盛怀森,男,曾在本县红泥崖村教学,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街头交通站站长,1943年英勇就义。
1938年冬,日照县委派出申求典、耿诚为正副团长的工作团,以抗日宣传队的名义到街头一带开辟工作,先后在街头、阎马、焦家庄子、下官家沟、挑沟等村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经王嘉礼介绍,盛怀森加入中国共产党,认识了当时党在街头八路军办事处的负责同志孙汉卿、刘鸿若、郑子久等,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根据党组织的指示,盛怀森发展了本村的乔义三等共产党员,建立了村党支部,盛怀森任支部书记,乔义三任支部副书记。不久,盛怀森担任中共街头特支委员。
报纸、文件。交通站通常也要传递报纸、文件,更重要的是传递密信,一是传递上级的,二是将搜集的重要情报及时向上级汇报。
1940年3月,李延修的保安十六团包围了下官家沟村,来抓盛怀森、乔义三等共产党员,幸亏早得到消息,乔义三逃到杨家庵继续坚持工作。为寻找乔义三,街头伪乡公所曾把乔义三的妻子抓去拷问,乔义三的妻子遭受毒打,始终没有说出乔义三及党组织的活动情况。
有一次,乔义三回到家里,被敌人盯上了,幸亏乔义三机灵警觉,及时逃离。早饭后,李延修的十六团就将村子包围了。此时,盛怀森就在村子里,逃走已经没有可能,盛怀森躲在棺材里,侥幸逃过一劫。
1940年夏初,乔义三跟随抗日民主政府住在汤家沟村,遭到李延修的十六团的包围,战斗非常激烈。刚打退了李延修部,又被顽军张希贤部包围,幸亏郭家崖、陆家庄子的群众协助,八路军从石场的黄山调来一个连支援,才把张希贤部撵到洪凝以南的八里垛子一带。
那时的交通站随时跟随政府和八路军转移,经常变换驻地。当交通站转移到石场的上芦沟时,遭到“万仙会”的进攻,按照上级的指示,八路军主力和党组织向公路南转移,留下交通员坚持敌后工作。不久,乔义三历尽艰险,终于到达公路南的范家楼交通站,当时情况非常危险,有的交通员借执行任务就不回来了,由于交通员少,南来北往的密信主要由乔义三传送,乔义三历经千难万险,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