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金色的弧光(第2页)

 后来通过调查发现,这件事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明代大旱与飞蝗成灾的历史。当年人们迷信仰甚嚣尘上,他们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是将蝗虫当成神仙供奉,希望能以此消除灾难。不过这种古 俗和现在发生的事有什么关系呢?为何这幽深的棺材峡中会有飞蝗?这一切让人困惑不解。

 江浩天轻点头,显然有所思量。在这神秘的洞穴中,生活着一种特别的生命——响导蝗虫。这些蝗虫竟然成为这黑暗世界中的唯一诞生者,其强大的生育能力,着实令人震惊。一旦这群小生物聚集起来,数量庞大得可以令任何生物畏惧不已。

 眼前看似普通的草人实际上别有洞天,乃是大明观山太保巧妙设计之产物,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就像被无形的枷锁捆绑了一样。提及那座由数万只金丝雨燕构建的无影仙桥,虽然外观壮阔令人赞叹不已,但细细思索,或许这不是纯粹的自然界奇景,而是某位智者以卓越才华及匠心巧妙创造的结果。

 山涧中,众多洞穴成为响导蝗虫的繁殖之地。这些昆虫不仅是金丝雨燕的主要食物来源,还构成了一个奇特的生态共生关系。响导蝗虫,也被称为“刀甲飞蝗”,以其可怕的名声着称于世。它不仅能吞食各种农作物,甚至连动物 也不放过。它们后腿装有锯齿般的锋利结构,如同大自然赋予的小型利器,在快速振动双翼时甚至可以切割空气。飞翔的模样就像是一块高速旋动的金属板,触碰人体会留下深深的伤痕,展示出非比寻常的力量。

 有关响导蝗虫的传说增添了不少神秘元素。传言这种生物曾经近乎灭绝,直到金丝雨燕出现后才重新活跃起来,二者之间的较量仿佛是大自然预先安排的永恒对决。而在这深深的棺材峡内部,是否仍潜藏着大批响导蝗虫,依旧是人们心中的不解之谜。

 洞外的稻草人们静静地伫立着,似在传达某些遥远时代的秘密。这些稻草人的存在,是为了诱导或者利用了金丝雨燕的特定行为模式,还是因为洞内某种持久效力的未知物质阻止了燕子进入这一区域?每天都有一群金丝雨燕围绕着洞口飞舞,只能捕食那些被迫离开的响导蝗虫,这一幕令人深感自然之奇妙与残酷。